(资料图)
海浩文没想到,今年暑期赴安徽黄山实习,带队老师中竟有一位88岁高龄的“宝藏奶奶”。
海浩文是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生物类创新实验班的学生,他口中的“宝藏奶奶”是该院退休教师刘秀梅。实习中,88岁的刘秀梅一直走在队伍最前头,脚步轻盈,仿佛带风。上山时,海浩文本想扶着老人家,可刘秀梅手一摆,撑着一根木棍就上了山。
“孩子们,黄山可是个大宝库,植物群落完整,生态系统平衡。”刘秀梅边走边说,介绍起黄山地区的动植物来如数家珍,遇到珍稀物种,就停下来细细讲解。山坡上、草丛里、树林中,处处是课堂。“刘老师简直就像一本‘行走的教科书’!”海浩文不住感慨。
捕捉昆虫制作标本是野外实习的必修课,可对头回参加实习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学生栾茹赟举着网兜悠了半天,结果一无所获。刘秀梅和实习组织者田胜尼在一旁“看不下去了”,二人抄起网兜在空中晃了几下,就捕到了飞蝶。
“老师们,你们有啥诀窍?”栾茹赟赶忙上前请教。“要想让它们听话,就得耐心和它们交流。”刘秀梅微微一笑。栾茹赟知道“宝藏奶奶”不是故弄玄虚,熟能生巧的背后是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很多平时见到虫子就尖叫的同学,一趟实习下来,竟然成了‘捕虫能手’。”栾茹赟说。
实习期间,刘秀梅始终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条件虽然一般,但是同学们看到年近九旬的老专家就在自己身边,不仅没有任何怨言,反而一个比一个干得起劲。”在田胜尼看来,研究生态学要始终保持对动植物的感觉,获得这种感觉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亲身走进自然宝库,而一位“宝藏专家”的带领往往能够让实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宝藏专家’上的不仅是一堂高水平专业课,也用专业精神、科学情怀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野外思政课。刘老师只要带着学生走进大山,仿佛一下就回到了年轻时的状态。你看看,比咱们走得快呢!”
“我可不是‘自讨苦吃’来了,我是专程来‘会朋友’的,祖国大好河山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老朋友,总想去看看它们。”爬山间歇,刘秀梅揩了把汗,笑着告诉记者,“我们搞生态学的,只要一走到野外,所有的苦累就都消失了。”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丁一鸣)
原标题:《走!跟着“宝藏奶奶”实习去》
关键词:
上一篇: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农业抗灾救灾和秋粮生产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