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向上,股价下行,产能过剩冲击下天合光能可否独善其身?
(资料图片)
王东岳/文
5月26日,天合光能(688599.SH)发布减持公告,公司第三大股东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银资本”)拟减持合计不超过5.23%的股票;上海兴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璟投资”)拟减持合计不超过总股本0.42%的股票。
公告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天合光能股价大跌16.34%,单日市值蒸发超过百亿。
受光伏产业发展带动,近年来,天合光能的业绩表现突出。2019-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53.92%,归母净利润年均增长79.06%。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19亿元,同比增长39.59%;实现归母净利润17.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5.43%。
但自年初以来,天合光能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却是一路下行,由年内最高的73.88元/股一路下跌至35.57元/股,跌幅超过50%,市值蒸发超过800亿元。股价与业绩不匹配反映出的或许是投资者对光伏产业当下供需失衡的担忧。
股东再减持
截至披露日,天合光能总股本为21.73亿股,兴银资本持有天合光能2.3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73%;兴璟投资直接持有公司 921.1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2%;按减持计划,兴银资本和兴璟投资分别拟减持不超过1.14亿股和921.13万股股份,占两家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比例的50%和100%。
以公告披露日的收盘价计,兴银资本和兴璟投资本次合计套现金额将超过40亿元。
此前,兴银资本和兴璟投资已完成对天合光能的一轮减持事项。数据显示,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兴银资本和兴璟投资各自累计减持天合光能股份4771.24万股和475.0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19%和0.21%。以交易区间均价计,对应市值接近30亿元。
对于股东持续减持上市公司股份,天合光能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采访时表示,“根据兴银资本和兴璟投资公司提供的反馈,减持主要是因其自身经营发展需要。”
在减持公告发布后,天合光能又马上推出了公司上市以来的首个股权回购计划,拟以不超过65元/股回购不低于3亿元且不超过6亿元,上述回购股份将被用于后续的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事项。
对于在股东减持计划发布后推出回购计划,天合光能方面表示,“回购原因主要系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与股东减持无任何关系。”
产能过剩“隐忧”
从经营业绩看,近年来,天合光能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2021年和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44.8亿元和850.52亿元,同比增长51.2%和91.21%;归母净利润18.04亿元和36.8亿元,同比增长46.77%和103.97%。
股东减持本是资本市场中一个较为普遍的正常行为,但结合近期关于光伏产能过剩的探讨,天合光能股东的减持时点就显得十分敏感。换言之,股价与业绩逆向而行的背后,或许是投资者对当下光伏产业供需失衡的担忧。
自年初以来,光伏上游的硅料、硅片先后经历了价格大“跳水”,硅料价格连续12周呈下跌走势,产品价格由年初的30万元/吨跌至11万元/吨,降幅超过60%;硅片价格也由8.9元/片降至6.5元/片。
6月1日,TCL中环公布了最新的硅片报价,公司182尺寸的P型(150μm)硅片和N型(130μm、110μm)硅片均较前次报价(5月11日)下调了24%,这是公司在近一个月时间里第三次下调硅片价格。而此前,隆基绿能也下调了硅片报价,公司P型182尺寸硅片价格由4月末的6.3元/片下调至4.36元/片,降幅超过30%。同时,多晶硅料最低价也跌穿11万元/吨,再下一个台阶。
从根本上说,光伏产品价格下跌的背后,本质上还是市场供需关系的转换。2023年以来,从光伏产业链上游的硅料到下游的组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光伏行业的产能出现了阶段性过剩。以硅料为例,近年来,在“双碳战略”推动下,光伏产业迎来大发展,下游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加,带动全产业链需求爆增。2022年,光伏链条上游的硅料价格一路走高,由年初的8万元/吨大幅上涨至30万元/吨。受此影响,2022年,通威股、大全能源、协鑫科技、新特能源等硅料公司经营业绩纷纷预喜,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200%。
但利润爆增也吸引了大量资本向硅料行业涌入。有统计数据显示,仅2022年,发布跨界转型光伏的上市企业数量就达到75家,硅料产能投放规模一路“狂飙”。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预测,2023年,国内硅料产能将进一步释放,预计年底产能将达到240.4万吨,全年新增硅料产能规模约120.1万吨。其中,通威股份、东方希望、大全能源、协鑫科技和特变电工5大头部企业的产能预计将超过130万吨。
而在需求端上,国内的装机需求增速远远不及供应增速。目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3年,国内硅料的总需求预计在110万吨上下;按照硅业分会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为355GW,对应硅料的需求量约为102.4万吨。因此,硅料行业目前阶段性产能过剩的情况十分突出,硅料价格的下跌在所难免。
和硅料相比,组件行业的产能投放同样面临短期大量过剩的风险。根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2022年,中国光伏组件出货产量约为288.7GW,同比增长58.8%;其中,海外市场是消纳国内光伏组件产能的重要出口。2022年全年,中国总共出口光伏组件约为154.8GW,相较2021的88.8GW大幅增长74.32%。
但年初以来,中国的光伏出口开始频繁受到限制。民生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出口方面,1-4月电池组件出口1206.40亿元,同比增长26.60%;其中4月电池组件出口304.99亿元,同比增长36.48%,虽然总体增幅稳健,但低于市场预期。
按照此前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约为330GW-350GW,部分光伏厂家乐观预计全球新增装机在470GW至500GW。
在5月下旬的SNEC光伏展会上,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指出,“到今年(2023年)年底,国内组件的落地产能可能要超过700GW,明年甚至有可能达到1000GW。”同时,他还表示,“今年开始光伏的产能过剩问题逐渐显现,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天合光能的电池产能约为50GW,光伏组件产能约为65GW。按照公司规划,到2023年底,公司计划电池年产能将达到75GW,组件年产能预计达到95GW,分别同比增长50%和46.15%。以组件产能计,公司市场占有率需接近30%,较2022年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才能实现产能的全部消化。
面对行业产能过剩趋势,天合光能在采访中表示,“2023年行业大量的产能投放主要偏向于N型先进产能,N型光伏技术正在成为替代P型光伏技术的新一代主流技术。为顺应行业发展需求,天合光能对此做了充足的准备,预计到2023年年底,公司N型TOPCon先进电池产能达到40GW。综合来看,优质产能存在长时间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价格“战”传导
与上游环节相比,光伏组件环节由于更贴近终端需求,所以此前在价格方面反倒获得了更多支撑,甚至由于上游硅片环节大幅降价导致成本下降,组件公司在一季度还实现了更多的利润释放。
但在上游价格大幅走低、行业产能投放过剩的情况下,市场难免担心组件价格还能强硬多久。
从近期的市场招标情况来看,组件报价已有所松动。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湖南电力有限公司发布了2023年光伏组件设备采购开标公告,分两个标段采购916MW的210mm双面双玻P型组件,两个标段的最低开标价均低于1.5元/W;同时,华电集团2023年第二批光伏组件集采开标结果显示,其分为五个标段总采购规模为4.08GW的招标项目,共有38家企业参与投标。在上游价格下跌背景下,本次组件开标价格创下了2023年新低,其中P型双面的最低报价已经低至1.425元/W,N型双面的最低报价已经低至1.495元/W,较5月报价下降约13%。
面对产品价格下跌,天合光能能够独善其身吗?
对此,天合光能表示,“光伏行业各环节价格主要由各环节供需关系决定,公司持续关注原材料降价对经营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