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虚假贷款 如何识破骗术
来源:闽南网    时间:2022-12-30 10:02:10

“我最近收到了不少陌生短信,贷款相关信息占了大多数。”近日,家住梅岭街道的陈先生有一定的资金需求,正巧,陌生贷款短信又屡次现身,低利息、高额度的描述让他有些心动,但陈先生也心存疑虑:“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事实上,近年来,以虚假贷款名义实施诈骗行为的事件频频发生,一些不法分子假冒金融机构名义,通过短信、微信、App等方式发布贷款服务的虚假信息,并在支付“贷款”前编造银行卡号码填错,需支付服务费、保证金、账户解冻费等理由来实施诈骗。消费者有资金需求时,应到正规金融机构办理相关业务,切勿点击不明链接,以防上当受骗。

虚假贷款不可信


【资料图】

因点击不明短信链接,从而落入不法分子的层层虚假贷款陷阱,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刘先生的经历便是其中之一。

因资金困难,前段时间,刘先生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内容写道:可以办理高额、低息的贷款,只需下载短信链接中的App进行申请,审批通过后即可放款。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刘先生立马点击短信下载了该“贷款App”,按操作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后获批了15万元的贷款。但到了放款环节时,刘先生的卡上一直没有收到该笔“贷款”。随后,有自称该“贷款App”客服人员与之联系,声称刘先生填写的银行卡号有误,要求其缴纳2万元解冻金来解冻该笔“贷款”资金。刘先生无奈交了2万元后,“客服”又称还需要缴纳3万元的保证金,并出示了“监管部门公函”,强调必须在1小时内缴纳保证金,否则将被控告“恶意套用贷款罪”,需接受上门取证调查。被吓懵的刘先生赶紧将其卡内余款马上转给对方,但因手头资金不够,便向朋友借钱。听朋友分析后,刘先生才发现自己被骗并立即报警。

此类虚假网络贷款骗局的受害者多为曾经办理过贷款或急需资金的人群,不法分子会冒充金融机构,以检验还贷能力、调整利率、降息、征信修复等理由要求消费者转账汇款,利用消费者资金需求迫切,低息高额贷款的心态,以提供贷款资金为由实施诈骗行为。

防范虚假贷款有招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有资金需求,应该到具有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不要轻信短信、网络、电话等方式收到的不明来源的贷款信息,不要点击不明链接,App务必通过正规应用市场下载。

各金融机构会根据客户的综合情况进行审核,在贷款发放前不会以任何名目收取客户费用,贷款发放后将按照合同约定收取相关息费。如遇自称“通过缴纳费用、征信修复就可以办理高额、低息产品”、办理贷款前需缴纳费用(包括不限于手续费、首期利息、保证金、验证费、解冻费等)才放款的,均为诈骗。如无法判断真伪,可致电金融机构官方客服核实情况,或咨询监管部门、公安部门。

消费者如果接到自称客服、催收电话要求向不明账户转账的,请勿按照对方要求操作,特别注意不要通过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等方式进行转账。

消费者还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在未知安全性的网页、App中填写个人信息。如发现不慎被骗,尽量收集证据,并在第一时间报警。

征集

广大读者可将所关心的理财问题、理财信息及个人家庭财务状况发送给我们。围绕您自身的理财需求,《理财周刊》顾问团将量身定制专属理财方案。

同时,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本报金融维权投诉平台持续推出,聚焦金融维权,让舆论监督发挥更大作用;针对您所遇到的各类金融维权事件,为您的合理维权助力。如果您遇到了各种金融“烦心事”,欢迎扫描关注理财周刊微信公众号,从后台对话框中积极参与。

(记者 陈荣汉 唐淑红 吴清华)

来源:晋江经济报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个人信息 贷款发放 缴纳费用 理财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