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东北一带暖得同期少见,辽宁辽中8.2℃,打破当地1月最高气温纪录,哈尔滨最高气温0.7℃、长春3.9℃、沈阳7.9℃均比常年同期偏高13℃以上;此外,包括云南昆明、大理,四川盐源、陕西汉中等地在内,昨天气温也打破了1月中旬最高纪录。
明天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一年至此,天气寒冷达到极致。不过大寒伊始,不少地方却将暖得离谱!
由于冷空气总体较弱且路径偏北,明后两天回暖仍将持续,黄河以南大片地区暖意将达巅峰,最高气温20℃以上的区域明显扩大,21日最高气温20℃线北端将推进到河南南部,南方多地将暖出常年春分甚至清明时节的水平。城市中,21日长沙最高气温22℃,武汉22日20℃,都是同期少见的暖热,特别是长沙,暖得最久。
有人不禁要问,越来越暖的冬天会不会成为常态?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全年气温偏高都属于新常态。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变暖还呈现出加速的趋势,因此“暖冬”确实比以往出现频率更高。在公众眼中,可能认为“暖冬”就是冬天从始至终一暖到底,没有冷空气活动。实际上,气象学意义上“暖冬”的标准是12月到次年2月三个月平均气温偏高0.5℃以上。即便在暖冬期间,也会有冷空气活动,短时间之内出现气温骤降以及偏冷的情况。
那么,有人继续发出灵魂拷问:都大寒了,今冬还会冷吗?会的,大暖后可能出现强降温。预计,23日以后冷空气开始活跃,实力增强,将扭转近期异常暖热的气温格局。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24-27日,中东部地区气温将下降8~12℃、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4~16℃。前期气温偏高,公众要警惕气温剧烈变化,及时增添衣物。
而且,冷空气配合暖湿气流,我国中东部地区还可能自西向东出现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目前预报时效较远,提醒公众临近密切关注,提前做好春运行程安排。
不过23日之前,我国大部仍会维持降水稀少的天气格局,对于更多地方来说晴朗干燥天气是利于春运出行的,但持续少雨可能使得江南、华南气象干旱进一步发展,公众需注意用火用电安全,避免在野外使用明火。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