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北京的消费者韩先生向媒体反映,11月17日他通过航班管家App购买北京至深圳的往返机票,然后登录航旅纵横App后发现,花费3357元购买的11月29日北京至深圳的经济舱,航旅纵横App显示“含税票价”仅为1070元。
1070元的机票,第三方平台航班管家卖3357元,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难怪消费者有种“大冤种”的感觉。
面对当事人的追问,航班管家客服解释称,公司或相关供应商与航空公司之间有单独的运营及结算等方式,“可能会存在一些所谓的额外优惠等情况”。
这样的解释显然很难让人信服。如果确实存在额外优惠,为何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得知?而且如当事人所言,2000多块钱的优惠幅度,明显超出了市场正常范围。更关键的是,航班管家为何不能提供明确显示真实票价的行程单?
《中国民用航空电子客票暂行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空运企业直销售票处和销售代理企业应使用合法的电子客票行程单,遵照政府有关管理规定进行销售,行程单上客票价格必须与实收金额相符。
合理的解释是,一连串疑问与操作,都指向了代理商可能存在隐瞒真实票价、赚取不当差价的行为。正如一位消费者所说,“机票行程单上都会标注机票的真实票价,不少消费者购买机票后都不会打印行程单,这导致代理商‘低买高卖赚差价’”。
飞机不同于高铁,票价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并且航空公司会根据销售情况动态调整,价格实时浮动是常态。但价格再怎么浮动,第三方票务代理平台在向消费者卖票时,也不能故意抬高票价。
事实上,据媒体调查,机票实付款高于实际票价的情况并非偶然。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在第三方订票平台购买机票实付价格高于行程单票价的投诉不少,涉及多个第三方订票平台。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消费者称,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的机票价格高于行程单显示的实际票价。
近年来,在线旅游平台兴起,成为不少消费者购票的首选渠道,于是,一些平台动起了赚差价的歪心思,利用有的乘客不打印行程单,进而无法获知真实票价的情况,额外加收费用,甚至赚取真实票价两倍的差价来牟利。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些现象再一次提醒消费者,购票时务必擦亮眼睛,多平台比价还远远不够。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第三方平台的价格监管,一旦发现存在隐瞒实际票价、低买高卖等误导欺诈行为,应依法予以严厉处罚,提升违法违规的代价,形成震慑效应。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像在此次事件中,涉事平台航班管家只退还了机票差价,却拒绝“退一赔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些消费者普遍面临的维权困境。因此,面对平台拒绝赔偿的强硬态度,市场监管部门在处理相关投诉维权事宜时,应坚定地站在消费者一方,对其“退一赔三”的合法主张,给予全力支持和保障。
这里也提醒各类代理平台,互联网时代,信息透明度高,询价比价已经十分方便,试图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差价,注定很难长期蒙蔽消费者。一旦消费者察觉到受骗,进而引发维权纠纷,无疑会对平台的声誉造成重大损害。为长远计,平台还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用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来换取利润。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