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百进”蹲点采访】10多公里外引来活水,打造400多亩多彩田园
来源:
  • 来源:当代先锋网    时间:2022-12-15 05:58:41
  • 在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神仙庙村委会所在地前的梯田里,机器轰鸣,七八个工人在忙碌这里,这是石阡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利用专项资金183.38万元,正在打造的477.74亩高标准农田。这里,也是神仙庙村将要打造的多彩田园。


    (资料图)

    正在施工的高标准农田

    高标农田所处位置较高,附近没有水源,怎么灌溉?12月13日下午,记者在神仙庙村了解到,水源地远在10多公里外其他乡的一处高高的山壁上,通过弯弯曲曲的沟渠一路引来。

    显然,从这么远的地方引水,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记者决定去看一下。神仙庙村两名村委会成员,带路与记者一道驾车向水源地进发。

    半山石壁里,有一处溶洞水源

    汽车走乡道几公里,转一段国道再走乡道,最后进入路窄坡陡弯大的山路,半个多小时后停在大约百米高的半山腰。

    顺着一个宽约1.5米、半米深的沟渠边步行10来分钟,就来到一处陡峭的石壁下,一眼望去,沟渠向一个山洞里延伸。记者一行3人,用手机照明弯腰往山洞里走。越往里走,空间越宽越大,山洞里的道路很明显是人为施工的,此外,洞里也有多处施工加固的痕迹。走了大约300米,前面不能行人了,汩汩的清水从前方更狭窄的山洞里流出,这里就是水源的出水口了。

    水从山洞里流出来

    从洞外一块小石碑上了解到,这里是石阡县水井乡克麻场村地界。2018年,石阡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利用12万元财政扶贫资金进行改造后,这里已成为当地50户206人的饮水水源。

    水源在峭壁下的山洞里

    水源所在地地势较高

    附近村民说,这处溶洞水源从未断流,即便今年遭遇罕见干旱,也能保障他们的饮用。每年雨季从山洞里流出的水非常大,整个沟渠根本装不下,满出的水跌落到高高的沟渠堡坎下,形成一道瀑布,很漂亮,在附近一带小有名气。加上这一片视野开阔适宜远眺,所以每年夏季,有不少人专门到这里来游玩打卡,纳凉戏水,如果适当地打造一下,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景点。

    引活水,打造多彩田园

    神仙庙村党支部书记梁有仁介绍,为了打造村里的高标准农田,村里此前到处寻找水源,最后还是确定了水井乡这一处。这一处水源有两大优势:一个是雨季水很大,第二就是水位高。早在上世纪70年代,老百姓人工修沟挖渠,就把水一路引到了神仙庙村饮用。

    原有的老沟渠

    不过由于最近10多年来极少使用和维护,年久失修,很多沟渠都破损了,无法引流。后来由石阡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神仙庙村和沟渠经过的其他三个村通力合作,经过几个月的施工,终于把水源地到神仙庙村的沟渠大部分修复,修完后的沟渠全长大概有13.8公里。

    新修复的沟渠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最后少部分的主渠工程,以及各村剩下的一些支渠工程,预计明年3月份全部完工。到明年四五月,就可以把水引来灌溉神仙庙村的高标准农田。

    神仙庙村高标准农田旁的一处公示牌上显示,这一处400多亩的高标准农田改造,今年6月开始施工,将于12月底完工。届时,将有2.27公里0.3米宽0.3米高的灌溉渠,覆盖这一片农田。

    梁有仁说,这些高标准农田,主要用于种油菜和水稻,稻油轮作。并且,这些田既是高产农田,也是美丽乡村景观的一部分。

    明年,这一片高标准农田全部稻油轮作

    按照村里的计划,在明年的秋季,将会在当地育苗油菜种下去。到后年四五月,油菜花开起来后,四五百亩高标准农田,就会变成花的海洋。而水稻生长的这几个月,也会呈现大片绿色和金黄两种悦目的颜色。

    “我们这里,就是要打造成生态茶园、多彩田园,欢迎大家来玩!”梁有仁发出盛情邀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剑

    编辑 刘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