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这日,冷风如刀,劈断了院内的枯枝,听上去,像老者的叹息。
(资料图片)
住在恒温26℃、湿度75%的实验室,从未见过夏花之灿烂,秋叶之静美,但这窗外寒天又与之何干?
它的家族有部分成员能作为幸存者,越冬,直到来年被唤醒。
这是作为实验室蚊子的“特权”,诚然,也会为此付出代价。
世间万物皆如是,想要跳出循环的定论,就要接受命运馈赠的礼物,这些蚊子早已在暗中被标好了价格。
故事,就从白纱笼说起。
“纯正性”和“敏感性”
虽为白日,云暗几重,与前些时日菊花黄、枫叶飘红梧干苍的金色光景不同,路人多厚衣,步履匆匆。
贵阳市八鸽岩路,车水马龙。贵州省疾控实验中心位于一侧楼宇,大隐隐于市。
记者穿过狭小走廊,抬头,见病媒生物实验室之门牌,门深三重,入其内。
目之所及,一排白纱笼,传来“嗡嗡”声,这是曾令庄子通夕不寐的蚊虻之音,实为蚊拥有一对长而细的翅膀,振动频率约为800Hz所故。
贵州省疾控病媒生物实验室
实验室饲养的蚊子,一为祖籍江苏,经中疾控驯化多年,引进贵州的敏感试虫;一为实验员在黔贵大地捕获的野外试虫。
端详其身,未见有差,区别在于前一种多年没有和外界接触,保持了“纯正性”和“敏感性”;后者长期野外求生,战斗力彪悍,且长期与各种杀虫剂接触,具有一定的抗药性,也称为抗性品系。
当前,二者同在屋檐下,都以身检测杀虫剂的抗药性。
《神雕侠侣》,小龙女养玉蜂;实验室中,记者见到了一袭白衣的“养蚊人”——病媒生物监测科科长梁文琴。
梁文琴在查看实验室蚊子的情况
她干练又沉静,谈及这旁人眼里的恼人生物时头头是道,“贵州蚊子活跃的高峰期是七八月份,这间实验室恒温都控制在(26±1)℃,湿度稳定(75±5)%,模拟繁衍的环境。”
言下之意,对实验室试虫而言,无需理会斗转星移四季更新,这方天地就是世代宜居的好光景。
况且,还有人投喂猪肝粉和馒头粉。
梁文琴身后,是一笼成蚊,数百只,全是白纹伊蚊,即百姓口中的“花蚊子”,笼顶躺着一块浸满糖水的海绵,俗称“特饮”,供蚊子汲取营养。
第二笼光景不同,有一只四肢被绑好固定的小白鼠,肚皮光亮无毛,是为了方便蚊子叮咬。这是供蚊子的加餐。
小白鼠
第三笼则属于“有蚊而不见蚊”,塑料杯子里装满水,浮着黑压压一层蚊蛹。
三个笼子见证了蚊子完全发育经历的不同阶段,蚊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蚊四个阶段。
当卵入水孵化成蚊幼虫后,实验员每天给每盆幼虫投放适量的猪肝粉和馒头粉;蚊幼虫经过一周生长会变成蛹;蛹经过2—3天的发育,羽化为成蚊。
成蚊后,实验人员每天将浸有糖水的海绵放入笼中供蚊子吸取。
需要繁殖下一代时,实验员就会取出小白鼠供成蚊吸食,满足雌蚊吸血才能达到发育卵巢的需求,帮助雌蚊顺利产卵。
听上去,待遇不错。
但梁文琴说,饲养的蚊子并非一生都“养尊处优”,它们将被用于抗药性实验。
测试与考验
实验目的是灭蚊。这是实验员“宠”着它们的原因,亦是蚊子得以“躲避”自然界淘汰规律的“门票”。
梁文琴表示,实验室会“养着”蚊子,让它们当中的部分成员以卵期休眠,待明年四五月份时“唤醒”。与此同时,开始收集野外的蚊子幼虫或者卵,对它们进行饲养,培育到这些幼虫的F1代、F2代之后,开展实验。
实验时间持续到11月份,12月至来年5月则为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及工作方案的计划阶段,并开始为新实验做准备。
实验首个步骤是将野外试虫和敏感试虫进行分类测试;再分幼蚊组和成蚊组,几组蚊子都会接受“生死考验”。
实验如下:
实验员会将各公司委托测试的杀虫剂以及由中疾控统一配发的杀虫剂原药,按照一定比例稀释成不同的浓度梯度,加入定量的水中,再向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幼虫。24小时后,检查观察幼虫死亡数,并将结果记录分析。实验要重复3—5次,并设实验对照。
水中幼虫
成蚊组是把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杀虫剂药膜放在接触筒里,由实验员用吸管将定量雌蚊吸入其中,而后让蚊子接触事先做好的药膜1小时,之后正常饲养24小时,观察杀虫效果。
“同样是过24个小时,观察它的死亡率,可以通过死亡率,来判断蚊子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梁文琴根据这几年的抗药性监测发现,面对常规的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有机磷等灭蚊农药时,蚊子对菊酯类杀虫剂“最能抗”。
“贵州蚊子虽未出现极高抗性,但个别区域的蚊子已经对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中、高抗性,意味着这类杀虫剂已经不是该地区灭蚊的必杀技。”
实验的结果将提供给政府部门和相关科研机构,用于监测贵州病媒生物的抗药性状况,为病媒生物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决策和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内,部分蚊子能成为越冬的幸运儿
据《贵州蚊类志》统计,贵州省有108种蚊子,自秋天一过,它们就要想办法调节自身,以便熬过漫长的冬天。当致倦库蚊选择潮湿、温暖且光线较暗能避风的场所,中华按蚊会栖息于柴木堆、牲畜棚和地下室等,白纹伊蚊则把“家”安置在花盆、轮胎等小型积水容器中。
天,越来越冷,它们有几只能见到来年的春天?
或许,只有途经此地,被叮咬一口的行人,方知,谁是苏醒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丹
视频剪辑 赵飞羽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何涛
三审 闵捷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