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王阳明在此寄情山水抒怀,如今这里建成山水生态公园
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2-02-14 22:35:09

2月14日下午,记者在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天生桥村天生桥景区看到,这里新修建的山水生态公园已经建成免费开放,当天阳光明媚,也正值元宵佳节前夕,许多市民游客趁着明媚春光前来游园赏景。

景区内。

公园内的休憩凉亭、观景步道、过河跳墩、河道整治、水景营造、驿道修复等项目已经建成,目前天生桥桥洞上游段已经达到开放条件。亮丽的景观配套设施,雄奇的自然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据《修文县志》记载,天生桥坐落于修文县城西北12.5公里处的谷堡镇天生桥村,南面1.5公里处有明王阳明携仆掩埋京至吏目的“三人坟”,西北面2.5公里有明代龙场九驿道上所造十桥之冠的蜈蚣桥,在古驿道上毗连相望。

景区内。

天生桥系横跨两山之间一条隆起的山脊,因伏流长期冲刷浸蚀,致岩石坍塌而形成“天生桥”。

记者在景区看到,天生桥整个山脊长满灌木丛林。天生桥处的河水由小桥河、花桥河两股水流汇集而成,河水汇集后从桥洞中流过。天生桥桥高20余米、长约30米,桥洞高10余米、宽约7米、进深约14米。

景区内。

站在桥洞正下方,水声隆隆,山风阵阵。正上方是异形的桥洞顶端,正前方可远眺对面如刀劈般的绝壁和山顶上的松林,向下看是数十丈的深渊,水流倾泻而下,跌宕层岩深谷,令人心惊腿颤。

从桥洞往下游方向走去,坡高路陡,由于桥洞下游段尚未开发,林间乱石荆棘中已被好奇的游客踏出了一条小道,虽然陡峭溜滑难行,但还是阻挡不了游客的探险热情,不少游客下行到桥洞下方约100余米处,果然觅得无限风光。

景区内。

只见从桥洞中倾泻而出的河水,在绝壁间形成飞瀑,如蛟龙飞出洞口,激起水花飞溅,声震山谷。飞瀑高20多米,如白练悬空,雄奇壮观。

从飞瀑处继续往下探,沿途数百米间大小叠瀑处处,最特别的天然景观有大龙潭、小龙潭。其中,大龙潭水面约一亩大小,潭面平静无波,水墨绿色,俗称“黑潭”;小龙潭呈嫩绿色,水面平滑如脂。

据史料记载,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先生谪居龙场(今修文县城)时,曾经多次过往于天生桥,对天生桥景观深表叹服,曾写有《过天生桥》一诗盛赞其壮美。

景区内。

阳明先生《过天生桥》诗曰:“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徒闻鹊驾横秋夕,漫说秦鞭到海东。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以此寄情山水,抒发自己心中的复杂情感。

据了解,天生桥景区此前就只有一条小毛路进入,而且崎岖艰险,行走困难,景区无限风光被藏在深闺人未识,外界很多人都不知道,有的游客来了也很难进入景区。

2021年,有关方面争取资金97万多元,在天生桥改造提升步道700余米,新建护栏340米、观光亭1座,维修凉亭2座,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配套阳明文化宣传栏等若干。

景区内。

由于景区步道得到改造提升,如今人流量不断增加,修文县又为游客增添了一个畅游山水的好去处。

据悉,今后当地将在公园周边发展水果园、采摘园、樱花园等,不仅可以美化河谷景观,还可以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同时,增建旅游公厕、农家乐、民宿等接待设施,不断满足旅客的需求,为乡村振兴寻找新的突破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贾华

编辑 罗镇武

编审 刘丹 廖波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