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类型多样,病情复杂程度各异。从隐匿于胸腔与腹腔交界处的复杂膈疝,到困扰万千患者的常见腹股沟疝,近日,南京江北医院普外科一天内顺利完成五台不同类型的疝气手术,不仅考验医生的技术水平,更考验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对复杂病情的处置能力。
69岁多病史患者,复杂膈疝手术的“精准拆弹”
【资料图】
这场连台手术的首战,便遇上了一块“硬骨头”——一位背负多重手术史的69岁复杂膈疝患者丁大伯(化名)。两年前,反酸症状如同不速之客闯入他的生活,起初靠药物尚可缓解,可病情的反复终究让隐患逐渐浮出水面。
8月底,丁大伯辗转来到南京江北医院,一系列检查结果揭开了病情的复杂性:胸部CT清晰显示“左侧大膈疝”,还伴有两肺多发微小结节、主动脉硬化的“附加难题”;全腹部CT又曝出肝脏多发囊肿伴囊壁钙化,以及胆囊术后的旧痕;后续的胃镜检查更发现食管广泛充血糜烂,残胃内还藏着多发息肉。更棘手的是,丁大伯过往的就医履历上,还记录着“空肠造瘘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每一段手术史,都意味着腹腔内存在粘连风险,为手术增添了重重风险。
膈疝手术中
“不能急,要把每一处风险都想到。”嵇振岭院长带领团队反复研讨,梳理患者的病情脉络,细致评估心肺功能、预判脏器粘连程度,最终敲定了一套周密的手术方案。手术台上,无影灯的光芒下,嵇振岭院长带领团队小心翼翼地分离因过往手术形成的粘连组织,如同解开缠绕的丝线;精准定位膈疝缺损的“突破口”,将疝入胸腔的腹腔脏器轻柔回纳;最后选用适配的补片,巧妙避开既往手术的薄弱区域,为膈肌补上“坚固的铠甲”。整场手术,每一步都精准如教科书,成功为患者拆除了体内的 “隐形炸弹”。
60岁高血压患者,膈膨升手术的“呼吸护航”
第二位患者则是今年60岁的方先生(化名)。半年前,胸闷如同无形的枷锁,悄悄缠上了他的生活。起初,他以为只是偶尔的不适,未曾在意,可症状却如藤蔓般逐渐蔓延,始终挥之不去。在当地医院检查,CT报告提示“左侧膈面抬高,伴双下肺少许炎症”的字样,以及“高血压2级(中危)”的诊断,让他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先生慕名来到该院普外科。
膈膨升,就像膈肌上出现了“松弛的漏洞”,若不及时修复,会持续压迫肺部,让呼吸变得愈发沉重。再加上高血压的“加持”,患者的手术耐受性远低于常人,每一步操作都需如履薄冰。团队结合患者的胸闷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血压控制情况,最终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
术中,团队精准锁定膈肌薄弱区域,将专用补片稳稳地固定在薄弱处,一针一线的缝合,如同为膈肌重新绷紧“弦”,让它恢复到正常的位置与张力。麻醉团队与手术团队默契配合,时刻监测着患者的血压变化,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在安全的轨道上运行。“胸口不闷了!”当手术结束,方先生从麻醉中苏醒,这简单的几个字,便是对普外科团队最好的肯定。
腹股沟疝手术为78岁患者微创补上“坚固的盾牌””
岁月在耄耋老人的身上留下了痕迹,也悄然埋下了疝气的隐患。一年前,当78岁的郭爷爷(化名)站立时,左侧腹股沟区悄然鼓起一个核桃大小的包块,不痛不痒,平卧后便消失无踪。老人以为只是小毛病,未曾放在心上,可这个“小疙瘩”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长大,偶尔还会传来酸胀感,直到包块已增至鸭蛋大小,酸胀感也愈发明显,郭爷爷这才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该院普外科寻求帮助。
“患者年纪大,要尽量减少创伤。” 这是团队在讨论手术方案时达成的共识。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腹腔镜微创手术成为了首选。术前,医护人员细致排查手术禁忌;手术台上,腹腔镜精准定位疝囊的位置,团队成员小心翼翼地分离疝囊,将其完整回纳后,一枚合适的补片被精准植入,为腹壁缺损区域补上了“坚固的盾牌”。
手术便顺利完成,当郭爷爷醒来后,看着腹部仅有的几个微小创口,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腹股沟疝手术中
不痛不痒确诊腰疝,精细操作如“方寸之间起舞”
腰疝,如同藏在腰部的“隐匿缺口”,不易察觉,却暗藏风险。患者一月余前,无意间发现左下腰腹部有一个包块凸出,不痛不痒,可彩超检查的结果——“可见腹腔肠管向腹壁凸出,考虑腰疝”,还是让齐阿姨(化名)心头一紧。更让治疗难度升级的是,患者有着15年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长期服药让身体的耐受度变得更低,手术的每一步都需精准把控。
“先把血糖、血压稳住。”术前,内分泌科与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前来会诊,与普外科团队一同调整患者的用药方案,密切监测各项指标,直到齐阿姨的血糖、血压稳定在适合手术的范围。手术台上,腰疝的位置特殊,操作空间狭小,且周围神经血管密集,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损伤。嵇振岭院长带领团队在“方寸之间起舞”,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判断一点点分离周围组织,清晰暴露腰疝缺损范围,随后选用适配的补片,稳稳地修补缺损,每一针缝合都力求精准,确保补片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术后,医护人员依然不敢松懈,定时为齐阿姨测量血糖、血压,耐心指导她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叮嘱她饮食上的注意事项。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齐阿姨的恢复十分顺利。
脐疝手术“美观与疗效兼顾”,解除34岁患者后顾之忧
对于年轻患者而言,疝气不仅是健康的困扰,更关乎术后的美观。两年前,当34岁的小曾(化名)站立时脐部悄然鼓起一个蚕豆大小的包块,平卧后便能回纳,不痛不痒,可近来包块却反复突出,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为了彻底解决这个烦恼,患者来到该院就诊。
“既要治好病,也要让他满意术后的样子。”普外科团队在制定手术方案时,充分考虑到了年轻患者对美观的需求。腹腔镜下脐疝修补术成为了最佳选择——这种术式只需在腹部做几个微小的切口,通过腹腔镜操作,便能完成疝内容物的回纳和缺损的修补。
手术当天,主刀医生动作娴熟,在腹腔镜的辅助下,顺利将疝内容物回纳腹腔,随后选用合适的补片,精准修补脐部缺损。当手术结束,小曾看着腹部仅有的几个细小疤痕,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术后几天,他的恢复速度很快,创口愈合良好。“既治好了病,又没留下明显的疤,太感谢你们了!”小曾出院时,向普外科团队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通讯员 肖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
关键词: 最新资讯
上一篇:每日速递:航天宏图连亏2年半 国信证券保荐上市6年3募资共24亿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