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智能电动车新标准:“这车好睡”?|当前最新
来源:爱卡汽车    时间:2023-04-11 01:10:41

“这车好,以后跟老婆吵架不愁没地方睡觉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车好睡”成了衡量电动车是否足够豪华的标准之一。前有蔚来ES8(参数|询价)的“女王副驾”、理想L7的“皇后座”,小鹏P5(参数|询价)的“大床模式”、后有智己LS7的“零重力座椅”、飞凡F7的“巴赫座舱”,甚至还有创维汽车的“睡眠舱”,号称在车上“睡”过后能活到100岁。

国内造车新势力都各有“人设”,处于销量头部位置的新势力们整体上偏向科企运营思路,而“卷无可卷”的尾部企业,也在不余遗力地做着智能座舱的功课。但万变不离其宗,都不开在车内“睡觉”二字,舒适似乎始终贯穿着中国消费者对汽车乘坐的理解。你会在车里睡觉吗?在智能电动车里睡觉安全吗?开车时其他乘客可以睡觉吗?本期《爱卡独角SHOW》,我们来聊一聊新能源时代在车里睡觉的那点事儿。


【资料图】

01、始作俑者

几年前,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新闻:“XX在车里睡觉,吸入尾气中毒身亡”。众所周知,车内开空调睡觉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空调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如果车窗关闭,那么就会营造密闭的环境,从而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尤其是车库等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长时间着车会使得环境中一氧化碳急剧上升,超过30分钟以上便可危及生命。

故事的转变发生在2012年。

特斯拉进入市场之后,车主们发现这车“太好睡了”。Model S(参数|询价)的后排座椅折叠后,与后备箱连通可形成一个“硬床板”。铺上床垫和枕头,就能美美的睡上一觉。虽然这波操作看起来和燃油没什么区别,但由于电车的特性,没有了尾气的污染,还实现了“空调自由”。

特斯拉的车主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一“炫富”方式,PS5和显示器纷纷搬到了特斯拉Model 3(参数|询价)的车内,一边吹着空调,一边喝着饮料,一边享受着移动“电竞房”。

但是,如果为了在车里娱乐可能还好,想在车里午间小息,铺床或许成了累赘。无论是放倒后排座椅铺床,还是给床垫充气,一套流程下来可能基本已困意全无。于是,国产车看到了新的营销机遇,如何在车里直接“秒睡”成了国产新能源车企新的发力点。

02、国产车发现了新大陆

一时间,女王副驾、皇后座、大床模式、零重力座椅、巴赫座舱、睡眠舱等等,产品和名词层出不穷,卷起睡觉的大沙发国产车企没有一个示弱的。

· 什么是零重力座椅?

首先我们来聊聊最近很火热的一个概念,“零重力座椅”。

其实“零重力座椅”在座椅领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13年,有着“行走的沙发”之称的日产就推出了第一款搭载零重力座椅的量产车——2013款Altima,为驾驶过程中提供极致的舒适感。日产的设计灵感来自于NASA的零重力环境下宇航员中性身体姿势(NBP) 研究。零重力环境中,人体在放松且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往往会表现出特定的姿势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抵抗重力的需要,从而减轻肌肉骨骼压力并减少横膈膜和脊柱的压力,中立的身体姿势支持脊柱的自然弯曲。

2005年,日产的工程师将NASA的NBP研究作为为日产汽车开发新驾驶员座椅的起点。为了减少驾驶员疲劳,确保驾驶员的脊椎得到足够的支撑,使其呈现在自然位置放松,日产设计了具有14个不同压力点的零重力座椅,提供了从下背部一直延伸到肩部的优化的支撑,以确保乘坐者的脊椎始终保持其自然位置,从而减轻压力和肌肉磨损,确保始终保持恒定的血液流动。这使得乘员在经过长时间的驾驶也能始终感觉精力充沛。

· 国产车企没有一个示弱的

随着自动驾驶概念的兴起,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零重力座椅”的定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目前国内汽车厂商所宣传的零重力座椅,无一例外都是采用与日产类似的零重力设计理念和SLAB结构+高衰减发泡的特殊发泡结构,结合座椅的调节功能,为乘员提供更优的乘坐舒适感。

2017年发布的蔚来ES8上,“女王副驾”座椅出现。主要通过电动脚托、腿托来提升副驾驶座椅的舒适性。而在2022年发布的新款蔚来ES8上,女王副驾升级到了22向电动调节,靠背自动调节,坐垫整体随动抬升,打开腿托和脚托,可以实现双120°坐姿的零重力姿态。

副驾“躺着”不够过瘾,那就去第二排“躺着”。

问界M7便在第二排搭载了零重力座椅,通过6电机驱动的双滑轨联动调整,座椅可实现向后、向左移动。并且能够实现大腿与躯干夹角达113°。官方宣称,在放平后,问界M7的零重力座椅可以将乘客的心脏和腿部最高点实现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而最大程度上减少心脏供血压力,让人真正实现“躺平”。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第二排的零重力座椅在打开过程中,副驾驶的空间往往会牺牲很多,几乎无法坐人。既然没法让副驾坐着,那就干脆就让副驾彻底牺牲。

早在第十二代皇冠,为了保证后排老板座椅的舒适度,丰田在副驾驶进行了镂空设计,打开后形成一个腿托,以保证后排乘客的舒适度。

智己LS7的做法是雷同,将副驾驶座椅设计成完全折叠,借助超长滑轨折叠推入最前端,为后排腾出宽敞的空间。这样的设计,对座椅加热、按摩等功能,内部线束耐久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副驾座椅完全折叠后,零重力悬浮座椅将自动地调节角度,让乘坐者的脊柱与躯干之间呈121°,大腿与小腿之间呈132°夹角,使接触面积最大化,身体压力最小化。

在2017年的CES展会上,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零重力座椅在首次露面。同样,法拉第未来的零重力座椅设计理念也是来自于NASA的NBP研究。只是这款车型迟迟没有量产,零重力座椅的噱头也被造车新势力抢了风头。

2020年的北美CES展上,宝马正式发布了ZeroG Lounger零重力座椅,其可根据自身舒适性的需要靠背向后倾斜40°或者60°,实现近乎平躺的姿势,这与法拉第未来是相同的设计理念。

但是,你以为车里有一个舒适的沙发,就能够安稳的睡觉了吗?创维并不这么认为。

作为一家传统家电巨头,创维在虚拟现实和新能源汽车领域跨界,的确是“老品牌有新追求”的体现。创维要让司机在车里戴上VR眼镜睡觉,“打造科技睡眠舱”。“汽车专用健康助眠VR眼镜”事实上是创维VR一体机PANCAKE 1与创维汽车两个产品的联动:给PANCAKE 1系列VR硬件内置六部助眠全景视频后,用户就可以躺在创维汽车里睡觉了……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