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唐雨琪
出镜:张英
(资料图片)
后期:李欢
15秒的短视频和严肃文学,你会选哪个?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严肃文学太过“高冷”,宁愿刷短视频放松放松。但是近日,根据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风禾尽起张居正》与《千里江山图》相继官宣,登上热搜。评论区呼声一片,都很期待正片的播出。严肃文学似乎正在打“翻身仗”。
事实上,近些年一批“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后爆红,比如《平凡的世界》《繁花》《人世间》,它们以“好剧”的口碑刷新了人们对严肃文学的认知。同时也让我们反思:在情绪消费和快节奏时代,观众真的难以沉下心来欣赏深度作品吗?问题或许不在需求端,而在供给侧。
你看,我们总能在《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身上,学到“即使身处沟壑,也要仰望星空”的倔强和坚守;能通过《繁花》里阿宝在商海沉浮的一生,感受时代变迁中个体命运的韧性与尊严;能在《人世间》里捕捉到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小世界里,所展现的生活智慧。
这些作品虽“长”、题材虽“硬”,但都足够扎根现实、关注人性、反映时代。它们具备了一部好剧所需要的历史厚度、现实深度和人性温度,改编成影视作品,更能满足观众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自然更令人期待。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茅奖”改编热潮代表着行业对内容质量的回归。
但值得提醒的是,“茅奖IP”也并非“万金油”。地基建好了,高楼还得靠工匠。改编不是简单的文字转码,而是一次再创作。近年来,也有不少优秀文学作品在影视化过程中“水土不服”的案例。只有深入理解原著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同时尊重影视艺术规律,才能改得让观众叫好、让市场认可。
同时,更要警惕将“茅奖”改编变成新的“流量密码”。毕竟,健康的影视生态应该是百花齐放的,不能光靠经典改编撑着,也要有原创剧本的生机。如若制作方一拥而上,只重“茅奖”之名而不求创作之实,很可能使这一良性的发展趋势陷入新的困境。
电视剧《风禾尽起张居正》的官宣海报上,有一行小字:“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于自身求利益。”这是一代改革家张居正写给自己的人生信条,我想,这也应该是当下影视行业改革最需要的初心。
责编:唐雨琪
一审:张英
二审:尹虹
三审:冒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关键词: 快讯
上一篇:PriceSeek提醒:LME锡库存增加供应压力显现|精选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