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为了给文物“体检”、以及进行数字化保护,云冈石窟第7、8窟暂时与游客告别。如今,经过5个月的精心呵护,这两座见证了北魏辉煌的石窟重新回归公众视野。这俩始建于北魏中期的洞窟,不仅是云冈石窟艺术巅峰的代表作,更是中华文明与丝路文化交融的见证。跟随镜头,一探这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
千年造像 精雕细琢 重回公众视野
在刚刚开放的第7、8窟,有的游客举着相机,想要捕捉每一处千年造像的神韵;有的游客围着讲解员,听生动传奇的历史故事。在这里,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艺术杰作。
(资料图)
走进第7窟,你一定会被一个特殊的“组合”吸引——六尊美轮美奂的人物造像。
据介绍,这六尊造像是单膝跪地,双手十字交叉于胸前,脸部形态的塑造非常符合古代美女的一个特点。1933年,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来到了云冈石窟的7号洞窟,看到了这六位供养天人。所以这个洞窟也被后人亲切地称之为“六美人窟”。
这里有一尊让人过目难忘的菩萨造像。云冈石窟讲解员陈琛介绍,菩萨是细眉长目、柳叶弯眉,有两个小酒窝,八颗牙齿也是显露在外的。花冠雕刻得非常精美,头戴半月花冠,丝丝长发由耳后披至双肩,非常美观匀称。脸部形态塑造很饱满,细节设计的棱角感也非常清晰,而且这也是云冈石窟唯一一尊露着牙齿的菩萨。
给石窟拍“高清立体照” 科技解码千年色彩
为破解三维立体文物色彩采集难题,云冈石窟第7、8窟此前实施临时封闭,开展三维高光谱扫描工作。这就好比给石窟拍“高清立体照片”,那么这项前沿数字化技术是如何为石窟色彩研究与修复提供科技支撑的?
01:17
这项技术有多厉害?以前我们只能给平面的壁画、书画做“光谱体检”,而像云冈石窟这样的大型立体文物,一直是技术盲区。这次,云冈研究院和高校联手,专门研发了新设备,终于破解了这个难题。
人们看到的可能是一块普通的灰色石头,但在高光谱技术的“眼”中,那里可能隐藏着千年前绚烂的色彩密码。
三维高光谱技术助力 文物保护取得突破
三维高光谱技术的应用,能为云冈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带来哪些突破?这项技术成果能否推广到全国其他文物保护中?这背后其实还藏着一条科技助力文物保护的创新之路。
01:08
据了解,这次技术应用不仅要解决眼前的问题,还要为未来的保护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数字档案”。
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文博馆员 李丽红:我们是基于三维高光谱这种技术会对该洞窟的色彩进行研究分析,后期会建立洞窟的光谱数据库和颜料色彩光谱库,以及病害的数据库。对于三维信息以及三维高光谱,后期会建立全息数据档案,为后期保护研究提供一些数据支持。
科技让文物保护插上了翅膀,也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先人留下的瑰宝。云冈石窟第7、8窟的重新开放,不仅是游客的福音,更是文物数字化保护迈出的坚实一步。
[责任编辑:邢俊清]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