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观察!梁稳根卸任,周期下的三一重工,离万亿目标还有多远?
来源:维科网    时间:2023-05-23 10:48:54

当三一旗下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万亿的时候,就可以凭“万亿市值纪念券”一次性拿到100万奖金!


(资料图)

上面这个“诱人”的奖励,是三一集团的创始人梁稳根在2月28日时定下的,而这也同时是三一重工开启“第三次创业”的重要时刻。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位才刚定下万亿目标的商业巨头,居然选择退居幕后了。

5月15日夜晚,三一集团官微发布消息,称梁稳根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三一集团董事长职务,不再负责集团日常运营调度工作,不再坐班,也不再参与外事活动。在消息披露之后,媒体和投资者对此都是争论不断,除了讨论梁稳根卸任的原因之外,大家更为关注的自然是没有了梁稳根的掌舵,三一集团这艘“巨舰”未来将会驶向何方。

实际上,虽然梁稳根在此前定下了让人振奋的万亿市值目标,但三一集团如今的处境却并没有那么乐观。

最近几年,随着整个工程机械行业迈入下行周期,作为行业龙头的三一集团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以旗下的三一重工为例,近两年三一重工的业绩连续下滑,2022年净利润大跌了64.49%;在股价方面,截至5月22日收盘,三一重工股价报收16.09元/股,和2021年时的最高点49.25元/股相比,如今三一重工的股价已经“膝盖斩”,市值则大幅缩水超2800亿。

很显然,目前三一集团正受制于周期下行的“桎梏”,而如今梁稳根突然卸任董事长,更是让三一的未来充满了“迷雾”。

机械巨头的“三次创业”

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迈入高速发展阶段,一栋栋的高楼在城市间拔地而起。

然而,工地上大多数的重型机械——从挖掘机到混凝土泵车再到起重机,基本上都是从外国进口而来,国产重型机械因为技术落后,迟迟得不到发展;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由梁稳根创办的三一集团横空出世,顶起了国产重型机械的一片天。

关于三一集团的发展史可以概括为“三次创业”。1983年,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后的梁稳根被分到了兵器工业部下属机械厂——洪源机械厂,在外人的眼里这份工作绝对称得上是“香饽饽”,但年轻的梁稳根却并不安分,1983年梁稳根抛下了手中的铁饭碗,和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三位“工友”一起从机械厂里辞职,毅然选择了下海经商创业。

不过,梁稳根的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四个人一起先后卖过羊、卖过酒,为做生意横跨了整个中国,但都没有成功。

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梁稳根得知焊接材料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于是东拼西凑借来了6万元,创办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这才算正式打开了经商的大门;在大学老师翟登科的帮助下,材料厂成功研发出105铜基焊料并借此大获成功,5年过后焊接材料厂已经成为了当时湖南娄底最大的民营企业,这便是三一集团的“第一次创业”。

虽然材料厂在当时已经算非常成功,但梁稳根却并未打算就此止步。经过两年的调研之后,梁稳根提出了“双进”战略:进入中心城市——长沙;进入大行业——装备制造业。1993年,梁稳根将企业更名为“三一集团”,将涟源的材料厂改造为“三一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并将总部搬到了湖南省会长沙,由此正式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跟第一次创业相比,梁稳根的第二次创业其实更为艰难。由于技术落后的原因,当时国内的重型机械基本都只能从外国进口,卡特彼勒、日立等国际巨头霸占了大部分的国内市场,再加上还有大量的国有重型机械厂相竞争,梁稳根选择进入装备制造业无疑等同于夹缝中求生存,然而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三一集团却凭借着拖泵产品成功打开了局面。

据媒体描述,在做出进军装备制造业的决定之后,三一集团将涟源材料厂赚到的大部分钱用于支持混凝土泵车的生产,凭借着“死磕”的精神开发出了混凝土泵送系统,5年后三一集团的拖泵产品年收入超过2个亿,并最终拿下全球近四成的市场份额;而后,三一集团又进入挖掘机市场,并在挖掘机市场一路厮杀,成为全球机械行业的龙头。

今年2月28日,梁稳根提出三一将开启第三次创业,并定下了“万亿市值”目标——旗下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万亿。

在具体内容上,三一集团第三次创业的目标被细化为“333、366”——3000亿销售额、30000名工程师、3000名工人;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煤机矿车成为世界第一,风能装备、新能源商用车、石油装备、电池装备、氢能装备、光伏装备成为中国第一,工业互联网、动力电池、光伏产业、建筑工业化、环保装备、投资协同实现破局。

不过,跟前两次创业不同,伴随着梁稳根在2月卸任董事长一职,三一集团的“第三次创业”失去了最重要的舵手。

难以摆脱的周期“桎梏”

虽然梁稳根在2月开启第三次创业并喊出“万亿市值”的目标,但实际上三一重工的处境却并没有乐观。

正所谓“万物皆有周期”,工程机械行业自然也是如此。重型机械主要被用在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前端的土木工程,整个行业跟房地产以及基建行业的投资情况高度相关,而且也跟国内经济发展的重心也有很高的关联性。

过去十年里,工程机械行业曾在2012—2015年进入过短暂的下行周期。在当时基础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双双收缩的情况下,行业衰退十分明显,而作为行业龙头的三一重工更是首当其冲。根据数据统计,三一重工的业绩从2012年开始快速下滑,到2015年时营收已经腰斩至233.6亿,净利润更是跌到了仅有不到500万,经营颇为惨淡,甚至还爆出了降薪、裁员等新闻。

不过,在经历了短暂的下行周期之后,2016年随着楼市监管放松、棚改货币化以及地方政府大力推动新城建设的推动,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开始大幅回升,而高度相关的工程机械行业也迅速回暖。根据媒体统计,2019年国内挖掘机销量为220643台,已经超过了2011年的历史峰值;2020年国内挖掘机销量更是达到了292864台,继续创出了新纪录。

作为行业龙头,三一集团也是本轮工程机械行业“大繁荣”的最大获益者。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三一重工的营收从去年的762.3亿跃升到了1001亿,直接突破了千亿营收大关,营收增速高达31.25%;净利润也达到了139.5亿,创出了历史新高;而在股价方面,2021年2月三一重工股价创出了历史最高点——49.25元,总市值直接突破了4000亿,表现颇为亮眼。

不过,上升周期总会有结束的时候。进入2022年,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入冬”,持续了5年多的工程机械行业“大繁荣”也迈向结束。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处于下行调整期,叠加经济增速放缓、新冠疫情反复、工程有效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影响,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大幅减少,行业营收将从9000亿降至8500亿元。

在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之后,三一重工也并未能像大家预期那样能够穿越周期。从财报来看,近两年三一重工业绩下滑明显,其2022年的净利润仅有42.73亿,下滑幅度高达64.49%;而从股价来看,截至5月22日收盘,三一重工股价报收16.09元/股,和2021年时的最高点49.25元/股相比,如今三一重工的股价已经“膝盖斩”,市值则大幅缩水超2800亿。

很显然,如今的三一重工正如2012年那样,再次被周期的“桎梏”锁住。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三一集团想要实现“万亿市值”的目标,显然是非常困难了。

“万亿市值”还有机会吗?

从目前来看,如今的三一集团想要实现“万亿市值”目标,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股价和市值往往是公司经营状况的体现,最近两年受业绩持续下滑的影响,三一集团的三家上市公司股价纷纷回落。

截至5月22日收盘,三一重工的市值为1365亿,三一重能的市值为410.8亿,而在港股上市的三一国际市值为348.1亿港币,换算成人民币也才310亿,三家上市公司加起来的市值还不到2100亿,距离万亿市值显然还有很远的距离。

很显然,只有业绩回升、经营状况转好,三家公司的股价才能够止跌返涨,三一集团的“万亿市值”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而从当下来看,三一集团想要扭转持续转弱的经营状况,“出海”或许为数不多且可行的方法。

在此之前,很多的机构投资者都认为,三一集团能通过国际化业务来摆脱中国房地产和基建周期的影响,甚至包括三一集团自己也是这样认为。根据三一重工此前定下的目标显示,其计划十四五期间(至2025年)能够实现海外收入100亿美金目标,而2020年公司海外收入为141亿,占总营收比重为14.20%,换而言之三一重工每年的海外营收需要增长30%以上。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22年工程机械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继续提升,出口额大幅度增长。全年出口额在2021年创纪录的340亿美元基础上,再次创新纪录,达到443.02亿美元。出口额净增在上年超过13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次净增102.8亿美元,两年净增额达233.4亿美元,很显然海外业务已经成为三一集团乃至国内整个重型机械行业的“解药”。

不过,就从目前来看,虽然海外业务的营收一直在增长,但想要将三一集团带出困境显然还是非常困难的。

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三一重工的国际业务营收为365.7亿,占营收的比例为45.7%;而在2021年,三一集团的国际业务营收为248.5亿,占营收的比例为23.41%,短短一年时间,其国际业务营收增长超过了100亿,营收占比提升超过20%,很显然三一重工的海外业务正在持续发力。不过,从最终结果来看——2022年三一重工的营收下滑了24.38%,净利润则下滑了64.49%,而且净利率也从2020年的15.97%跌到了5.5%,很显然海外业务并非三一集团真正的“解药”。

从种种迹象来看,随着行业迈入下行周期,三一集团想要在短期内达成“万亿市值”目标将会很难,而随着“舵手”梁稳根突然卸任董事长,更是让三一集团的未来充满了“迷雾”。

原文标题:梁稳根卸任,周期下的三一重工,离万亿目标还有多远?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