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北衙路、大同街、马王庙……我们日常生活中,总会听到一些比较奇怪的地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它们如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期,记者从特色地名入手,通过采访属地职能部门、当地居民、知名人物等,了解其前世今生,从而以小见大展现这些年来贵阳身边大事小情的变迁。
【资料图】
前世:从祈求平安到教育标杆
位于贵阳市中华南路14号,这里地处贵阳城区核心地带,四周高楼林立环伺,一座典型明清风格的四合院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达德学校旧址。
二号楼博物馆
记者查阅《贵阳府志卷三十四》时发现,通过清代绘制的贵阳内城总图来看,这里原来叫忠烈庙,到了修正于1936年的《贵阳城厢街市全图》中,这里保留忠烈宫名称的同时,出现了达德学校的字样介绍。根据谢红生主编的《贵阳地名故事》一书中记载,贵阳城内曾有四座黑神庙(忠烈祠),其中一座就是今天的达德学校旧址。
达德学校主创人
“以达德学校举例,原先黑神庙(忠烈祠)的地名都体现了普通百姓祈求平安的心态,而达德学校的出现,则表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眼看世界后,对于先进文化知识的渴求,对于学习才能强国的深刻认识。”
贵州省第一位女教师
资深历史文化爱好者、贵阳寻根小分队负责人白凤告诉记者,其实我们身边的地名许多都非常有趣,里面包含的历史文化故事也非常多,常年以来,她一直坚持组织有兴趣的青少年参与本地“寻根”,就是希望孩子们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旧事旧物里的细枝末节,铭记历史文化传承的同时,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历史照片
今生:如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忠烈宫——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达德学校——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贵阳达德学校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月3日,记者来到达德学校旧址进行实地走访,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现代化博物馆。大门处、石墙里三块文保石碑令人过目难忘,不少市民游客也到此了解关于这里的有趣故事。
新学入黔先驱严修
达德学校开创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初名算学馆,达德书社,民立小学堂,1912年更名为达德学校,后增办中学。1925年又增设女中部,是当时贵州省内著名的学校之一。
展出文物
进入其中,三进式木楼瓦房的院落形式、砖石结构的门廊等都得到了很好地保留,在第1号楼内,正在进行贵阳市美术作品展。在这里可以通过展示字画,了解我们身边的人文风物变迁与发展。沿着一侧石梯而上,就可以来到2号楼,关于达德学校如何发展成教育标杆的内容,在这里可以了解建校由来、体验校歌互动、知名校友等等丰富环节。继续前行,在进入3号楼后,礼堂、石狮、石梯等老物件,都向我们展示了这里的沧桑变化与历史变迁。
砖石拱门建筑特色
游览期间,从达德学校旧址内部如今精细化的展馆设置来看,能够让游客深入了解其是如何从20多人的私立小学,发展成拥有1600多名学生的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学校。同时,图文并茂的展示介绍,也让大家了解这里如何一步步成为贵州近代教育的旗帜、贵州民主革命的先锋。
知名校友
走访期间,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大家纷纷表示达德学校旧址在人们心中不仅仅是一个地名这么简单,更是近代教育、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见证,如今身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保护好身边的历史文化遗产也需要更多人的参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龙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何涛
三审 刘丹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