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七星关区持续推进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将车间建到家门口,把生产线搬到村(社区),带动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相关资料图)
哒哒哒,哒哒哒……连日来,位于观音桥街道五里坪社区的民族服饰加工厂内传出各种设备运转的声音,工人们熟练地操控着机器,忙着赶制订单。
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内工人们正认真做工。陈曦摄
“车间离家近,既可以挣钱补贴家用,又可以照顾孩子,两不耽搁。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车间工人殷婵开心地对笔者说道,自从家门口有了就业帮扶车间,社区有意愿的农村妇女都来到这里上班,真正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
“这种灵活就业的方式,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增强了社区群众致富信心,而且节约了成本,提升了工效。”车间负责人李正芳说,目前订单源源不断,车间内还有六七名工人正加班赶制,争取在年前全部完成。
苗族妇女李正芳正在刺绣。夏文婧摄
而在朱昌镇花厂村的七彩纺织针织加工车间内,这几天也是一派繁忙景象,缝纫机“嗒嗒”作响。村民马原正熟练操作着机器,原本在家照看孩子的她,几乎没有收入,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
“就业帮扶车间对劳动力技术要求低,就业门槛低,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村里有很多和我一样的村民都在这里上班,每个月都有工资,感觉很踏实。”马原一边操作机器,一边高兴地和笔者说。
七星关区观音桥街道五里坪社区民族服饰加工厂苗族服饰产品。夏文婧摄
以前,朱昌镇花厂村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或在家务农为主,村里经济发展一直迟缓。为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2021年11月,村支两委引进相关企业开办就业帮扶车间,解决了众多村民就业问题。
长春堡镇清塘社区就业帮扶车间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目前我们车间的员工有50多人,每月能生产50万余件成品。”车间负责人熊吉俊介绍,接下来,将根据订单量,适当增加招工人数和扩大生产规模,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朱昌镇花厂村七彩纺织针织加工车间工人正在赶制订单。
近年来,七星关区积极引导乡贤回乡投资兴业、返乡创业、自主创业,深挖乡村产业资源,既要“引进来”,又能“走出去”,着力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亮点,全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全区就业帮扶车间共123家,主要涉及电子加工、农产品初加工等行业,带动就业7763人。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编辑 李娟
二审 刘娟
三审 刘丹
关键词: 七星关区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