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旅游资源丰富,山水秀丽、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神秘黑冲、醉美高碑、康养南湖、都市森林等一批红色文化、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点,世界自然遗产地云台山、杉木河及“国画长廊”㵲阳河在这里展现风采,更有独木龙舟节、泼水节、捕鱼节等特色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资料图】
但在游客心里,夏天的施秉县总是比冬天更热闹,在旅游发展路上,施秉该如何释放冬季魅力,吸引游客?
拓宽旅游维度,展现冬季魅力
杉木河和㵲阳河白天静静穿过施秉县,到了晚上就灯火璀璨,照亮夜间漂流的前路。
今年4月,杉木河夜间漂流景区开始试运营,“激情漂流段”“6199漂流段”“浪漫夜漂段”三段夜间漂流、灯光秀、大冲刺、水滑道、七彩沙滩、灯光瀑布、大球拍观景台、大冲刺水滑道、观光小火车、旅游商品基地、特色饮食街区等旅游业态,到11月底吸引了65万人次前往观光体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杉木河夜漂景区
“这都得益于建设的多样业态,让老中青小各个年龄段在这里都能找到可以玩的,体验感丰富。”施秉县杉木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研学旅行部经理卢宏川说,杉木河夜漂景区作为贵州省内唯一一家夜漂景区,景区内配套有特色星级酒店、特色餐饮街区等,针对情侣、过夜游客等群体,是省内首家以夜游、夜漂、夜宿为一体的城景融合休闲旅游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体验式项目完美融合,
杉木河夜漂景区的正式运营也改变了施秉县内旅游体验性项目少、游客停留时间短、夜间经济不发达、人均消费低、只能夏天漂流的发展困境,让四季漂流、日夜游玩成为现实,也极大地扩充了景区游客接待量。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杉木河夜漂景区
“今年,我们也在探索如何规划一条路线,能让游客更好更安全地登上云台山,欣赏绝美冬景。”卢宏川说,大家都知道来云台山看日出日落、看云海,但其实云台山的雪景也很美,我们想通过一个科学规范的规划让大家都来感受云台山的“冰雪魅力”。
“研学游”热度高,冬令营里有新发展
近日,施秉县第二小学六年级一班的袁移轩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来到施秉县望城研学旅行实践基地里的农耕体验区里体验种菜及农耕文化的变迁,“我觉得很有趣!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正在选种的袁移轩很开心地说。
施秉县第二小学六年级一班的袁移轩(左)正在和同学选种
“希望他们能在这个过程里体验到农耕文化的发展变迁,也在实践中能对长、宽、单位等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研学导师吴老师说,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将课本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收获知识的机会。
施秉县望城研学旅行实践基地除了农耕体验区以外还有户外拓展区、古栈道、QQ农场等不同区域,“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研学需求的学生,我们有针对性地规划研学内容。”卢宏川说,基地运营1个月以来,接待了1700名学生左右,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发展新途径。
研学基地所在的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的地界,曾经是荒地和荒山,如今通过承包的方式,建设研学基地,农户们又多了一笔收入。同时也招聘了一批本地工作人员在基地内负责保洁、后厨等工作。
施秉县望城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研学到寒假就会进入淡季,所以我们在计划做一个主题冬令营,规划好研学路线以后,让参加的孩子们能在这条路线里度过有意义的、收获丰富的时光。”卢宏川说,同时也计划着,寒假过后的春季学期的宣传计划,“准备联合一些部门到贵阳及周边市州进行宣传,吸引更多学校来这里研学。”
新晋“红色旅游”,带动美丽乡村再发展
走进施秉县白垛乡,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红六军团黑冲战斗遗址纪念碑”。
红六军团黑冲战斗遗址纪念碑
近年来,白垛乡充分挖掘梳理整合黑冲红六军团红色史实、历史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寻遗址、观旧居、听红色故事、体验红军长征等系列“红色游”,多形式组织宣传红色文化,精心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助推革命精神传承。
“白垛乡之前一直都是依靠传统农业,如今通过开发红色旅游,现在高效农业、农家乐、特色民宿、生活超市都发展起来了,村级集体经济也壮大了。”白垛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潘仁健说。
“我们这里从5月开始就进入了黄金期,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00多人来用餐,为了吸引游客,我们还在楼上天台搭建了露营帐篷。”白垛乡“云宿·黑冲”民宿负责人潘家美说,民宿还为家庭式客人提供自己做菜的便利,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白垛乡“云宿·黑冲”民宿
站在白垛乡黑冲“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界碑处,能看见壮阔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能看见盘旋于山脊上的玻璃民宿,房间依山而建,全玻璃的构建让游客全方位欣赏山峦间的日出日落。
今年以来,通过红色旅游带动,黑冲共接待现场教学、培训等230余期1.6万余人次,带动当地农家乐、民宿等旅游经济增收40余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6万元。
盘旋于山脊上的玻璃民宿
近几年,旅游形式不断向休闲运动、避暑康养、研学旅居及体验打卡等方向扩展,旅游市场越发多元化,年轻人作为如今的主力消费群体更加注重体验和个性化消费。
施秉县在突破季节对旅游发展的桎梏时,充分根据旅游业发展风向,深入挖掘每个地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自然价值,不断拓宽旅游项目的内容,不断延长的旅游业态让游客进得来、住得下,更逐渐削弱季节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