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地质科技园地矿展示中心获评2021-2025年第二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认定,目的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科普工作积极性,发挥社会科普资源作用,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而设置的称号。同时,也是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承担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学生参加科普活动。
贵州地质科技园地矿展示中心自2018年开馆以来,累计参观接待和开展活动93批次,线下接待人数7500余人,线上粉丝3400多人,开展科普讲座18场,发放科普手册、科普海报及各类书籍共计2500余册,科普受众10余万人次,获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该中心获批贵州省第五批科普教育基地、贵州省自然资源类第一批科普基地,初步打造了地质科普品牌。
该中心集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时代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于一体。旨在成为普及地质科学、弘扬地质文化的教育基地,通过地质科普认识地球和矿产资源,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绿色发展理念。
学生集体参观。
该基地由地矿展示中心、浅层地温能示范工程、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户外体验、矿化石挖掘等六部分组成,为社会提供地质科普服务,可为单位、组织及各年龄层参观者策划并组织开展各具特色和科普专长地质科普教育活动,努力发挥科普场馆的展示、教育、宣传功能。
获评证书。
据悉,贵州省地质科技园于2016年12月正式开园,是全国首家地质主题综合型科技园区。该园聚焦智慧地矿、智慧地环、智慧科技建设,着力打造西南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全、科技含量最高的地质科研研发机构,目前已有自然资源部科普基地等数十个科研创新平台入驻。
园区采用贵州省地矿局自主建设的国内先进可再生清洁能源——浅层地温能空调系统,实现了“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功能,每年可节约燃煤量252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405吨,减少粉尘排放量168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9吨,已成为省内节能环保的样板工程和示范项目。
王会琼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贾华
编辑 钟齐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赵宏斌
关键词: 展示中心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