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就辛苦点,做志愿者就是要有种奉献精神,坚持!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听着妈妈的鼓励和支持,北京语言大学大三的安顺姑娘柏露浑身都充满了活力。作为一名服务张家口奥运村的NOC助理,柏露要为负责的参赛代表团提供包括住宿、交通、竞赛筹备等各个方面的沟通协调及语言服务。充分了解外宾需求,频繁与冬奥组委会八大部门对接协调是柏露每天忙碌的场景,而电话沟通只是所有服务工作的一小部分。
协助注册卡激活、协助代表团顺利参加开幕式、驻地环境布置……NOC助理作为面对外宾的一线人员,对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服务水平、业务能力都有着极高要求。为了证明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即使是志愿经验丰富的柏露也经历了漫长严谨的选拔。
“大一我就申请加入学校的冬奥志愿团,在通过了学校的三轮面试之后,还要经历冬奥组委会的两轮面试才能成为预选志愿者,然后完成前期培训课程,笔试通过,才能正式成为冬奥会的志愿者。”柏露笑着介绍道,拿到最后通知已经是大三了,当年全校申请者超过1500多人,最后仅有269名学生申请成功。本次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共从66个高校中选拔出1.4万名学生赛会志愿者为运动员们提供服务。
在入选志愿者后,柏露还完成了学校由专业老师指导的“冬奥会志愿服务仪容仪表检查及仪态训练”“冬奥会志愿者情景演练”“冰雪运动中的创伤现场两项救护技术训练(止血与包扎)”课程、“冬奥会助残志愿者服务基本技能——助行技能(导盲、推轮椅)”等培训课程,才正式上岗。柏露告诉记者,引导和培养学生志愿工作一直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强项,学校不仅会定期发布全市各项志愿服务计划,还通过志愿激励卡制度、“志愿时长银行”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全校志愿氛围浓厚,专业化程度高,多次被央视点名表扬。本次冬奥会,学校还为志愿者学生做足了后勤保障,不仅组织了“志愿者疫情防护课程”,还在内容丰富的“冬奥物资大礼包”中包含了众多与学生吃穿住行、防疫消毒相关的物资,还有开学后线上听课的手续办理,建立专门为志愿者学生提供的心理咨询与帮助服务等,让学生志愿者能够安心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发光发热。
完成频繁琐碎工作后的柏露说,以前总梦想着仗剑走天涯,觉得过年只是普普通通的过年,家人们一起见面吃饭看春晚。直到自己第一次没有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圆年”,才体会到“家人团聚,团团圆圆,共度新春”的弥足珍贵。
“你在那边很辛苦勒,辛苦嘛吃得也不合口味,等你回来妈妈再给你做好吃的。”
“我要吃你做的青椒排骨、糖醋鱼……反正是你做的就可以!”
电话里的撒娇呢喃满含了柏露对妈妈的思念和依赖。都是基层公务员,爸妈的工作也多是在频繁琐碎中忙碌。对柏露的教育更多是在无限信任与支持中粗糙放养,这也让乐观积极的柏露给了自己“野生向日葵”的别称。“妈妈是很有原则又很乐观的人,在她的原则范围内,我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柏露告诉记者,每当遇到挫折时,吃点小烧烤、喝点小红酒、配着音乐母女俩跳跳舞……妈妈总会有让生活更美好的小妙招。
充分了解参赛代表团的国情、文化、禁忌和背景,精准提供对方所需的志愿服务,在冬奥工作中用言行传达泱泱中华礼仪之邦的美好品德与智慧,是柏露对妈妈的最大致敬:“冬奥村里大家通过交换彼此的徽章表达友谊,我的这些徽章就想送给妈妈。妈妈,能成为你的女儿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我感谢你赐给了我生命,是你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我从在你羽翼下的一只小鸟已经成长能为祖国为您腾空展翅的雄鹰。祝福妈妈你身体健康,快乐常驻,我会一直想你,念你,爱你,不论我在哪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漆云
编辑 王小婷 何涛
编审 王璐瑶 杨韬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