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天际微微泛白,晨辉洒落,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平溪街道杨柳村安详和谐。“四好农村路”边上,村活动室旁的农村电商服务站点里,站点负责人刘小梅与几位村民正忙着打包手工米粉,装车运输到县城物流配送分拣中心。
“昨天接到广州的订单,现在发货,预计48小时后就会出现在顾客餐桌上。”看着货车穿过村庄而去,刘小梅的思绪也跟着回到当年。
位于武陵山腹地的杨柳村,地处湘黔边界。村里历来有手工米粉制作的传统,是当地有名的“米粉村”。但在过去,每家每户生产的手工米粉多是自己食用,剩余的部分才挑着去街上售卖,不仅花费时间,还赚不了几个钱,村民大多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只有下了山,人生才会走上坡路。”刘小梅一家5口人,仅有几亩水田。早些年,种地糊不了一家人的口,她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2017年,外出12年之久返乡的刘小梅发现: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多数人家已开上小轿车,肩挑背驮的景象越来越少,幢幢洋房拔地而起,文化广场一个接一个,甚至村里家家小作坊的手工米粉还形成了产业。虽然知道村里变化很大,但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十三五”期间,玉屏坚持把补齐农村基础设施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在确保群众住有所居的同时,围绕交通运输、饮水安全、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民生工程,不断加大资金争取和投入力度,尽心竭力把农村建设成为新时代美丽幸福新家园。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坚持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养护、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乡野修建“四好农村路”,累计建成(改造)乡道216.084公里、通村公路378.711公里、通组路(产业旅游路)968公里,实现建制村和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全覆盖。
自来水户户通。投入资金6.55亿元建水库、修山塘、搞提灌、打深井;同时铺设管道1800余公里,配备村级管水员353人,完成农村千人以下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355处,新增、更换、维护消毒设备395套,实现家家户户通自来水,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人居环境家家美。扎实推进农村房屋“四改一维五化”工程,创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实现了县域内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公共服务人人享。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统筹抓好村活动室、卫生室、4G网络、文化广场以及农村公交或客运班线等便民服务举措,侗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极大提升。
村庄外在条件的改变让群众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潜力,不少返乡群众加入到建设家乡的热潮。在当地工商部门的帮助下,刘小梅参加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申办营业许可证,跑小微企业补助,组建电商公司,帮助村民售卖农特产品,让更多农民受益。
“如今不只是卖到广州,每个月至少帮助村民销售农特产品上百单,最多的时候一单能达到3000元的成交价……”未来,刘小梅还打算成立规模米粉加工厂,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真正让村里的手工米粉走出山门,迈向全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葛永智
编辑 王小婷 何涛
编审 王璐瑶 杨韬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