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目光】美食的香味连接着母子间少言的羁绊
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2-02-07 06:21:14

记忆中,我和妈妈相谈甚少。只是她一直记得我最爱吃什么,我一直记得她做的菜的味道。

1月30日回家

过年前一天,我还在吃午饭,那个手机里没有存却又熟悉的号码打来电话。

“你爸说他一个人来接你,已经出来半小时了。”

回家的高速公路一百多公里,不远。但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还有几年没有回去。

“你妈说要一起来的,我说这么点距离,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车上,我和父亲说着结婚的事,才想起去年因为结婚时间和妈妈大吵一架,直到一个小时前才再一次通电话。

到家,父亲说车里后备厢装了我带回来走亲戚拜年的一些牛奶和糖,几乎不喝牛奶的妈妈对父亲说:“你快去拿一件上来,我以后早上起来喝呀。”

在贵阳很难见到的煤炉烧得很旺,锅里菜油冒着热气。

“兹拉”一声,牛干巴下锅,不一会儿,那熟悉的美食香气弥漫整个屋子。

“快点快点吃饭了。”知道我当天回来,妈妈特意去十多公里外买了牛干巴,还特意叫上表弟表妹来到家里吃饭。

睡前,发现房间中特意换了被子,还插上了电热毯。

1月31日过年

起床后,妈妈已经煮好一碗馄饨放在炉子上,这是我最爱的小吃之一。

馄饨入口,汤汁饱满,肉馅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味道。只是她似乎忘记在贵阳待了太久的我,已经不适应家里油辣椒的辣度。

“好吃,好久没有吃到瓮安的‘抄’了。”

“吃了我们今天去外公家过年。”

年夜饭上,在一桌鸡鸭鱼内脏中,我发现妈妈特意为我做了两个菜,油炸洋芋和炝莴笋。无论多久,她都记得自己儿子的口味。

新年的祝福声中,年夜饭上我能吃的那两道菜很快被表弟表妹们一扫而光。见我还端着碗,妈妈又去大人们那一桌将这两道菜端了过来。“他们喝酒不吃素菜,我们多吃点,过年全是大鱼大肉的。”

2月1日拍照

连续下了两天大雪,门前的空地上有一片没有被踩踏过雪地。

“快起床咯,快点来拍照片啦。”早饭,是我一年难得吃两次的瓮安干粉。

酱油、糟辣肉末,不放汤,妈妈端上了我吃粉的固定搭配。

“你带相机没有啊,等一下帮我拍点照片呀。”去年春节,在码头边,我第一次帮妈妈拍了一些照片,她一直用来当着手机屏保。

帮妈妈拍的照片。

“没有,太重了,我初二就要去贵阳联系采访。”

她眼中失落一闪而过,说:“那你吃了帮我用手机拍视频,我要发抖音,你爸拍的没有你拍的好看。”

2月2日离家

“外面还有雪,你们去车站看没有车就回来明天走嘛。”

回家的这两天,每天早上起来就有妈妈准备好的早餐,全是我最爱吃的美食,离开的这一天也不例外。

“香肠是我们自己做的,腊肉是姨妈家送的,已经真空包装好了,你拿回去可以放很久。”知道即使封路我也要离家后,妈妈没有再留,只是一个劲的让我父亲多装点腊肉香肠让我带走,恨不得把冰箱里我爱吃的全部给我装在包里。

从家中带走的香肠腊肉。

“我拿一点够吃就行了,其他的你们留着吃呀,去上班了都能买到的。”

整装出门,妈妈反复叮嘱,让我父亲开车慢一点。

“到客车站就5分钟,开不快开不快。”

没有送别,也没有道再见。

到了车站,没有客车,父亲决定冒雪送我回贵阳。

车速没有回家的时候快,两个半小时后到贵阳,我按下那11个熟悉的数字,电话立刻接通,“妈,我到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旺泽

编辑 虞富文

编审 干江东 廖波

关键词: 羁绊 母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