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特色美食,最具“乡愁”代表的特色美食莫过于岁末接年初的“年味儿”。寓意丰收的“蛋卷”、飘着熏香的腊味儿、有着美好寄意的年年有“鱼”,还有传统美食“过年糍粑”、“血灌粑”盐菜肉、羊尾等等都是剑河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的“年味儿”。
“蛋卷”
“鱼”
为了延续“辞别旧年、团圆守岁、迎接新年”的仪式感,不少老百姓都遵循着贴春联、祭祖、吃年夜饭 、守岁、放鞭炮等习俗,其中丰盛的“年夜饭”更是重头戏,厨房一下子变成了美食竞技的赛场。
剑河土生土长的杨先生,自大学毕业后就选择了留在外省工作,只是偶尔回乡探亲,为了重温记忆里的“年味儿”,今年他特地带着一家人回了老家。
杨先生
杨先生今日在做的是他最拿手的一道美食——“蛋卷”,看似简单的“蛋卷”却成了杨先生的一种情怀,也成了一种家庭文化。做一份“蛋卷”只需一双筷子,一把勺便可,但从制作到上桌,不到几分钟时间里却有着不少门道。做蛋卷的关键在于蛋皮,而蛋皮的关键又在于炭火是否恰到好处。引火、打浆、倒浆、放上调配好的肉馅,经过多次翻动,一个“金元宝”似的蛋卷成形上盘。一张“蛋皮”,一盘“蛋卷”,承载的是归乡游子对儿时家的追寻和记忆。
杨先生说两年没回家了,特别思念家乡,包括家乡的这些美食,这次回来一定要亲手做一做家乡的美食,再尝一下我们家乡的美食,解一下这两年的思乡之情。
寄托在美食上的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多的则是味道带来的记忆,烹饪手艺的与众不同造就了“年味儿”的千姿百态。
剑河县90后厨师闵小雨,从父母手中接过自家饭店的主厨一职,并凭着一双烹饪巧手获得了许多客人的赞许。今天,她将展示自己引以为傲的烹饪技能,给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闵小雨
软糯可口的血灌粑,色香味俱全的烟熏香肠腊肉,鲜香美味的水煮鸡,酸辣下饭的面辣鱼,开胃酸爽的盐菜肉等等都是他家餐桌上的“主角”。
盐菜肉
一份可口的盐菜肉,缺不了上好的食材和厨师的用心。对于闵小雨而言,制作盐菜肉最重要的就是食材,为了做好这道菜,一大早他就从菜市场亲自挑选了一块儿上乘的五花肉,并从储藏室里拿出了自家腌制的酸菜丝儿。
闵小雨说,以前过年都是我爸我妈做这个盐菜肉给我吃,我觉得盐菜肉超级好吃,现在他们全部丢给我做,也不晓得我做得好吃吗 (适)合他们的胃口吗。
展现厨艺的时间到了。只见他将备好的五花肉上汤锅煮透,随即加上甜酒酿和老抽,再油炸上色,并切成肉片盛入碗中,铺上经过腌制后的酸菜,再把肉反扣在盘中。道道工序缺一不可,待蒸上二十分钟后揭开锅,只见酸菜的独特香味和着软糯鲜美的肉香扑鼻而来。
“面辣鱼”是一道苗家特色菜,经过闵小雨的改良,添加自己的秘制配方后,鲜香火辣的口味让品尝过的人欲罢不能,因“鱼”有着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这道菜也成了逢年过节来她家聚会是大伙餐桌上必点的菜品之一。
为了赶在客人来之前做好这道菜,闵小雨一早就将集市上买的新鲜鱼冷水下锅后,再放入腌制后的苗家特色“渣辣子”和野菜,待煮熟后盛入盘中,最后淋上调配好的辣椒,这道酸辣可口,鲜香开胃的闵氏“面辣鱼”就新鲜出炉了。
“这个面辣菜(鱼)是我们苗家的特色菜,酸辣开胃,又好吃。”闵小雨说道;经过时间的打磨,如今的闵小雨烹饪技术愈发娴熟。和她一样,对于许多人来说,“年味儿”已不仅仅是成长过程陪伴自己年年岁岁的回忆,更是从父辈那里传习而来一种叫作“家”的味道……
张楠楠 杨菊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莉
编辑 张谌
编审 赵宏斌 刘钢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