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杰扎根海洋油气勘探一线,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来源:工人日报    时间:2022-05-09 08:46:0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总工程师(钻完井)刘书杰,从事钻完井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33年,是行业内享有盛誉的“大咖”。

他曾带领中国海油钻完井设计团队完成国内前期研究233项、海外技术支持188项,设计钻完井投资2826亿元,通过在海洋浅层钻井、深水、高温高压等领域取得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实现方案源头降本超过230亿元,并带领团队多次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突破。

“养成”资深技术专家

在钻井行业里,公认最具有挑战的是海上钻井。1997年,刘书杰从大漠转战海上开展钻完井研究工作,工作难度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起步较晚的深水钻完井领域,当时的设备、技术等都要依靠国外。

“核心技术是学不来的。”刘书杰说,国家在相关技术和设备上的“一穷二白”,深深触动了他。

没有人教,就自学。刘书杰从设备的图纸开始,反复演练,进行图纸推算。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实践,刘书杰带领团队形成了5大系列、80余项关键技术,让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2021年6月25日,“深海一号”大气田顺利投产,刘书杰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我国首个自营深水大气田的建设。在此期间,刘书杰多次前往台指挥,支撑了11口超深水井钻井作业,最终项目工期提前305天、节约投资13.8亿元、降本314%、产能提高22.3%,从设计到施工,从理论到实践,实现自主研发。

不断学突破自我

在海南省澄迈县一钻完井设备存放厂区,刘书杰指着一台3米多高的设备说:“这是完全自主国产化钻完井最核心的部件之一——500米‘水下采气树’,海底采集到的天然气经过它再输送到管道,缺少它,就采集不了。”

这台设备从图纸的设计到制作,再到多次测试终能使用,刘书杰无不亲力亲为。刘书杰告诉记者:“就是这个‘铁疙瘩’,身上最少有2600个零件,除了要经受海上极端天气的考验,每一个零件还要经受500米水压压强。”

刘书杰介绍,“水下采气树”实现国产,是我国实现深水自主开发的重要一步。我们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3年来,经过一系列刻苦研究与测试,团队突破了高压密封、防腐、精密加工、深水湿式电气连接等一系列 “卡脖子”技术难题,掌握了深水水下采气树总体方案设计、安装工艺及配套工具设计、制造与检验技术、工程配套服务技术等关键技术。

在刘书杰的带领下,先后开展了水下井口、水下采气树、水下应急封井器、钻完井废弃物处置等“卡脖子”关键装备和技术的国产化攻关。海下500米钻完井基本实现自足国产化。他也成为中国海油资深技术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评“最美职工”,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27项。

创新发展永不止步

当前,南海油气资源量高达350亿吨,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接替区。这里也是全球唯一同时聚集了高温高压、深水、复杂断块等3大世界级钻完井技术难题的海域,一度被业界认为是勘探开发禁区。由于钻井事故频发,很多国际上知名的海上钻井公司望而却步。

刘书杰带领团队创建了海上高温高压钻完井设计技术体系,创建了基于多源多机制压力精确预测的海上高温高压安全钻井技术,钻井成功率100%;首创了多级屏障井筒完整技术,解决了环空带压的世界级难题;创新形成了海上高温高压钻井综合提速和储层保护技术,使均钻井周期由150天降至45天。该套技术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其中3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项目成果安全高效实施了52口高温高压井作业,完成了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气田群-东方13气田群钻采方案研究工作,安全高效实施了东方13-2气田钻完井作业。其成果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部创新团队。

如今,刘书杰又马不停蹄地牵头制订南海深水、高温高压油气钻完井重点领域“十四五”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同时将目光聚焦到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南海中南部勘探开发支持保障、双碳形势下的钻完井技术、受国外制约的“卡脖子”装备及技术等前瞻领域,为后续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绘就一张张技术路线清晰、关键节点明确的高质量发展蓝图。

以实现“南海万亿大气区”为目标,接下来,刘书杰还将带领团队朝着更深的海域迈进。他说:“未来肯定有更多的困难,但掌握了技术就不怕。”(本报记者 赖书闻)

关键词: 海洋油气勘探方法 海洋油气勘探方法有哪些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技术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