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凌晨1点多,石狮市中医院的8名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加入隔离点保障工作。入职仅一周的蔡奕翰就是其中一员,“来到隔离点,很苦;但大家在一起,很暖。”他表示,这也正是隔离点的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有糖尿病,上次医生开的药只够几天。”晚上入住登记时,一位老人家告诉蔡奕翰。蔡奕翰记下了老人的药物需求“清单”及生活注意事项。随后的日子,蔡奕翰和队友们主动对接社区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确保老人在隔离点期间的药物需求。
这位老人的事,不是个例。到隔离点的不少老年人,本身有基础疾病,有些年纪稍大,搬运行李成问题、只能用闽南语交流……问题接踵而至,在隔离点的队员们,主动作为,在做好一线医护工作外,还为老人搬运行李。老人们在隔离点生活需求得到解决的背后,是蔡奕翰和队员们耐心细致与上级、家属沟通的结果。
在隔离点,医务人员成了“生活管家”。他们对于处理诸如:家长带着年幼的孩子隔离不便、女性隔离对象生理期需求……这些突发状况,已习以为常。
但更难的是,医务人员还要安抚好隔离人员的“情绪”,充当起心理调解员的角色。隔离人员小张表示,他每天从网上关注疫情信息,一出门会很紧张和担心。4月2日,他因胃不舒服需外出就医。医务人员耐心教导他穿脱防护服,疏导他内心紧张情绪,待情绪平稳后,才将其“点对点”实行闭环管理,引导至120救护车,送往医院。在隔离点,隔离人员出现焦虑、抑郁的情况时有,此时的医务人员成了他们最靠得住的“倾听者”。
“加入隔离点的工作后,困难比想象中的多。”队长龚智程告诉记者,几个队员瞒着家里人,加入隔离点的工作,还有队员在隔离点工作了才告诉家里人。虽然担心,但家人依然成了每位队员坚实的后盾。“知道后,家人担心是难免的,我们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让他们安心。”
说到安全,首当其冲的就是穿脱防护服。完成工作后,按照要求,脱防护服事关重大,每人至少花费20分钟,做到小心翼翼。虽然很累很困,队友们依然会交代队友:你慢点脱,我不急。在其他队友脱防护服的空隙,等待的队友把能处理的事情解决,以减轻后面值班队友的工作量。
互相照护,共渡难关。龚智程他们所在的隔离点,是七层楼,每天为隔离人员测量体温、核酸检测等需步行往返,对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个挑战。女性队员体力不及男性,男性队员就揽下所有活,“他简直是铁打的。”队友们评价蔡奕翰,他却说“我脂肪多,能扛”。
女队员们则发挥细心的优势。队员施晓芳和张巧艺分配到医疗后勤岗位,为了让队友们尽快完成核酸采样,每天熬夜把管和标签贴好,并按楼层分好,为一线医疗队员保驾护航。
日均睡眠不足、为完成标本交接来不及吃早餐……在这里,平凡的每一天,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总是有着许多温暖的故事,让队员们疲累之余有着许多的感动。(记者 高荣芳)
来源:石狮日报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