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数据安全和人民群众生活是否息息相关?如何做好数据安全?
“你的个人身份信息、健康和医疗信息,还有企业的商业机密、客户数据、知识产权等信息,都在数据安全的保护范畴。”5月25日,在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二十条’安全产业发展”论坛上,贵州大数据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特聘专家薛勇说,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数据无时无处不在,数据处理活动的泛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必要的监管,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个人始终是个人隐私保护的首要责任人。不要被好奇心或其他利益诱惑轻易就提交个人信息了,安全意识这根弦始终要绷紧。”薛勇举例说,来路不明的App不要随便去下载,一定要去App官方渠道或正规App商城下载,莫名其妙的广告和链接不要随便点击或访问,尤其是涉及个人信息输入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家也不用过多地担心。”薛勇说,过去十年我国关于数据安全相关的标准规范,已经发布的就有51份,在征求意见待发布的有54份,国家法律和法规15份,地方性法规17份,以及配套的司法解释和行政通知10份。“总的来说,我国安全行业的标准规范以及法律法规基本上和我们行业的发展是同步的,甚至现在还会有点超前。”
谈及贵州在数据安全能力建设,薛勇表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一直处于我国数字化建设的前沿。贵阳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于2017年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了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DSMM)国家标准的落地,并筹建了贵州大数据安全工程研究中心,负责进行DSMM试点符合性评估和推动数据安全产业的发展探索。在贵阳市政府的指导下,贵州大数据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以DSMM为依据,逐步建立了评估、咨询、认证、培训和产品开发等五个维度的完整产业发展模式,并构建了以DSMM国家标准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体系。
“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薛勇表示,吸引优秀的大数据及安全人才需要综合考虑职业发展机会、创新环境、合作机制、薪酬福利、宣传推广和评价奖励等各种因素,并积极营造一个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环境。
薛勇建议,建立创新研究中心、实验室和技术园区,为人才提供先进的研究设施和资源,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到贵州的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项目合作和技术交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毅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何涛
三审 刘丹
关键词:
上一篇:电子营业执照授权_电子营业执照pin码是什么 每日视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