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写“福”字、挂灯笼、贴春联、包饺子、给远方的亲人拜年……中国农历除夕之际,在莫斯科,一对中俄跨国家庭“全家总动员”,正在为过年忙碌着。
男主人肖华剁馅,正在莫斯科大学上大一的大儿子肖霁宸擀饺子皮,女主人欧阳兰则一边包饺子,一边给“老二”“老三”两个小家伙讲中国过“年”的习俗、包饺子的习俗。
“欧阳兰”是奥利加·米哈伊洛夫娜的中文名字,是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的一名老师。1992年夏,18岁的欧阳兰作为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国立大学与中国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第一批交换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开启了她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起点。
1995年10月,回国后的欧阳兰应聘于车里雅宾斯克市一家俄罗斯公司,在这里她与同样做翻译工作的中国留学生肖华相识相知相爱,双方找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目标,辞掉原有工作,注册合办汉语学习班,并步入婚姻殿堂。
2001年,欧阳兰应聘到车里雅宾斯克州国立大学东方欧亚系担任汉语老师。她因人施教,根据俄罗斯学生特点,与其他汉语教师共同编写了1-5年级的全部教学计划,制定了教学大纲,甚至自掏腰包在北京购买汉语教科书等教学资料。汉语不仅成就了欧阳兰的跨国婚姻,汉语教学也成为她挚爱的事业。她深知,中国许多习俗、礼仪、礼节与汉语密切相关,在教汉语时就多给学生介绍中国传统习俗。为使学生对汉语有感观认识,加深印象,她把学生请到自己家中,边教汉语,边做中国饭菜,教他们炒菜、拌凉菜和包中国饺子,吃中国火锅。她还经常教学生唱中国歌曲。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汉语水平,而且使他们喜欢上了汉语,喜欢上了中国文化。她教学的热情和诚恳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的喜爱,成为当地的“名人”。
后来,欧阳兰和肖华夫妇携家迁到莫斯科,开始了人生的另一番闯荡。如今,欧阳兰在大学任教,丈夫肖华创办了公司,三个孩子也在莫斯科就学。
门廊上的大红灯笼挂起来了,门上的春联贴起来了,热腾腾的饺子就要起锅了,肖华和欧阳兰带着三个孩子一起,通过视频给远在黑龙江的母亲拜年,送上节日祝福。老人则“委托”儿子给孙辈们发红包。
欧阳兰也向中国朋友送上自己的春节祝福:祝朋友们在新的一年实现美好愿望、心想事成。祝福大家2023年春节快乐!(记者 田冰 制作 乐小敏)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