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冬阳暖人。走进大方县小屯乡楠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基地,一阵阵轻音乐飘进耳朵,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安格斯牛正安静地反刍。
合作社负责人杨成美正拿着塑胶铲子,将饲料铲到槽子里。“刚刚过去的2022年还不错,出栏两茬300余头牛,全年销售收入600余万元。”杨成美喜滋滋地说。
“今年省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乡村产业升级,聚焦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林下经济,优化种植养殖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这让我发展的信心更足,劲头更足。”杨成美说。
(资料图片)
杨成美正在喂牛
43岁的杨成美靠读书走出大山,2021年3月,事业有成的他不顾家人反对,辞掉工作,回到了大山深处,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中。
通过到内蒙古、山东等地考察学习,了解牛市行情,掌握了一定的养殖技术后,杨成美投资建起了存栏200头牛的养殖场,决定养殖架子牛快速育肥出售。
“不懂的地方,就向母校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老师请教,在书本中找答案,上网络求‘真经’。”杨成美说,“只有不断探索、改进养殖技术,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
“饲料是我自己配的。比如牛长骨架的阶段,需要大量蛋白,豆粕和酒糟占比多一些;后期长膘,需要能量,玉米的比例要加大……”
“我养殖的安格斯牛,销往北京、上海等地,是制作牛排的上好原材料。”杨成美说。
杨成美的养殖基地带动20多人长期就业,间接带动上百人临时就业,还带动乡亲们跟着养起了牛。“我免费提供养殖技术和防疫指导,按市场价给乡亲们回收小牛犊,这样乡亲们养牛的风险就小了很多。现在村里养5头牛以上的人家有10多户。”
杨成美指导务工群众将蚯蚓装盒
杨成美还利用牛粪养殖蚯蚓,发展循环高效产业。“一亩地一年最少产4500斤蚯蚓,一斤保守按10元计算,亩产值就是4.5万元,纯利润1万元以上。”杨成美说。
“蚯蚓粪是有机肥之王。合作社正利用蚯蚓粪种植猕猴桃、草莓、葡萄等水果,打造高品质的绿色采摘园。”杨成美的脑海里,一条循环高效产业链正在延伸。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杨成美说,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小屯千亩稻田资源优势,打造“种养结合+观光采摘+民宿农家乐”于一体的小型田园综合体,助推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何涛
三审 田旻佳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