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都市一周精选(1月2日—6日)
来源:
  • 来源:当代先锋网    时间:2023-01-09 21:57:10
  • 点击下图,即可翻阅天眼都市一周精选。

    本期导读


    (相关资料图)

    1、复航一年后 乌江和你想的不一样

    乌江,贵州第一大河,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全长1050公里,在贵州就有884公里。初冬的贵州,岸线美、水运忙,港口航道建设一浪高过一浪。

    清水江平寨航电枢纽工程主体形象进度将达100%;乌江索风营等4个库区航运建设工程主体形象进度已达100%,正开展各专项验收;邵家桥港口工程、沿河思渠码头建设稳步推进……近4000公里的航道通航里程,在贵州的群山间蜿蜒,形成北上南下的水运大动脉。

    2、等你5亿年——中国第11颗“金钉子”诞生背后

    穿越百年较量,面对激烈的国际学术话语权争夺,中国科学家以日拱一卒的精神,不断在国际地层年表中嵌入一颗颗闪亮的“金钉子”。每增加一颗,就增加一次中国元素,就制订一次中国标准,就扩大一次中国话语,让中国古生物活起来,中国气派的话语在古生代尤其是寒武系久久回响,打破过去被西方长期垄断的话语权。

    2018年,中国第11颗“金钉子”将中国标准镶嵌进国际学术体系,横空钉入苍茫乌蒙苗岭,让中国“金钉子”数量跻身世界第一。

    3、小篮球碰撞大时代

    2022年的七、八月,对于台盘村人来说是一个有点意外的夏天。每年此时都举办的“吃新节”篮球比赛、每次都大同小异的比赛场景经网络迅速传开,就像山风吹过寨子。台盘村与这个被网民称为“村BA”的篮球赛,以始料不及的速度“火”了起来。

    4、一滴水的“重生”旅程——贵阳再生水厂的“三笔账单”

    从浑浊甚至有害的污水如何变成可回收利用、有资源经济效益的再生水?走进遍布贵阳市城区的38座再生水厂,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

    近年来,贵阳市积极探索再生水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回收利用能力,破解水生态治理、水环境环保等一系列难题。这些贵阳市民身边的再生水厂,从生态账、经济账、综合账上来看,不仅解决了服务区域内的污水处理难题,也为辖区河湖生态补水、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让再生水进一步回用具有更大经济价值。

    5、贵州山里有栋军舰造型的教学楼 海军希望小学真的出了海军战士

    一所小学,宽阔的操场边,有一栋红白相间的3层楼学生宿舍楼,里面全是4张上下床的8人间宿舍,实木床和柜子、被褥等全是新的。仔细一看,床方、床腿等都是整块木料,兼顾美观和实用。这么好的学生宿舍不是收高费的私立学校,只是一所村级公立小学。

    22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海军装备研究院一直在为这所学校的孩子们改善教学条件,让他们在这里无忧无虑地成长,获得好的教育。

    6、手中针线是描绘幸福生活的“画笔”——看贵州绣娘如何从“本土”到“国际”

    如何把传统技艺推到更大更广阔的世界,一直是非遗文化传承者们思考和努力的核心问题。从苗族妇女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绣品,到走到国际舞台成为惊为天人的艺术品,贵州的民族技艺一步一步让更多人看到,贵州山里曾经最普通的绣娘也摇身一变成为时尚品牌创始人,这些收获,都是对一丝不苟的她们实打实的回报。

    7、去平坝别错过这只来自明朝的鹅鹅鹅

    平坝灰鹅,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系由明朝到安顺一带屯军的军人和家属带来的鹅种驯化而来。其肉色红亮、肉质细嫩,是滋补好物,深受食客好评。2016年,“平坝灰鹅”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声名更为远扬。

    8、消失的溜索威宁老人讲述牛栏江上的“穿越”往事

    那座横跨牛栏江的钢架桥边上有两个石墩,我和张永才老人一人坐一边。他说,要想听他讲这桥的故事,就必须坐在桥边才能找到感觉。

    张永才把那柄包了浆的拐杖斜靠在栏杆旁,双腿分开,一只手撑住大桥的栏杆,喉咙里发出几声浑浊的轻叹,缓缓地把身体放在石墩上。他已年过八旬,能把他请来已属不易,所以,他的提议我必须从命,顶着上午10点的阳光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策划 黄浩

    视觉设计 姚培

    编辑 肖阳

    二审 贺韬

    三审 赵宏斌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