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在贵阳各大医院,急诊患者中的老年人数量猛增,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来说,新一轮的压力和挑战随之而来。他们如何应对?记者探访了贵州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资料图】
“尽可能开放床位、尽全力周转资源、最大限度救治病人。”省医在高压下保持24小时运转。
根据该院安排部署,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号召,无论是在与“病毒”正面交锋的一线门诊、急诊、病房、医技科室,还是院感防护、行政后勤、环境消杀,各病区积极承担着收治工作,全力收治患者,全力抢救重症、危重症患者。
面对风险与压力,省医全体医护人员没有退缩,勇敢担负起使命,全身心投入到患者救治与医疗服务中。
1月5日上午,在省医内科南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姚红梅正在查房。
“现在还咳痰吗?吃东西有胃口么?”姚红梅问道。
“有痰,咳得少了,吃东西还行。”林森(化名)回答道。
今年40岁的林森前不久在省医做了硬质气管镜下Y型覆膜气管支架置入手术,目前恢复情况良好。
“他有这个病已经十多年了,但之前我们一直没有做手术,直到这次感染,他咳嗽得厉害,呼吸困难,就赶紧来医院了。”据林森的妻子敖女士回忆,2022年12月27日晚十点,林森在病房内正准备休息,却突然胸闷,呼吸也逐渐变得急促。
“原约定的时间是第二日上午八点做手术,但由于他的氧饱和度逐渐下降直至60%,情况危急。”敖女士告诉记者,当时看林森呼吸越来越困难,都吓坏了,她赶紧叫来医务人员查看。
当晚,姚红梅接到通知后,便立刻返回医院准备手术。
“不能再拖了,找到采购方,一定要协调到手术用的支架!”姚红梅说。
12月28日凌晨,支架顺利送到了手术室。
凌晨1时10分,手术开始。
凌晨3时,林森成功手术,呼吸困难的情况相较之前得到缓解。
手术结束后,姚红梅持续关注着林森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术后氧饱和逐渐上升,继续配合用药。”直至氧饱和回到93%到95之间,林森可以拔管,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后,姚红梅这才放下心来。
她离开医院时,已是天亮。
“真的很感谢姚主任,现在她每天查房还会特别来‘盯’我丈夫的血氧指数。”
“从紧急协调支架到凌晨手术,真要为我们的医务人员们点个赞!”敖女士给予省医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与人文关怀很高的评价。
“压力大、工作忙、任务紧。”谈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近日的工作节奏,姚红梅感触颇深。
姚红梅介绍说,患病人数激增,特别是有基础疾病及高龄的危重症患者不断增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积极扩容本科室收治能力,优先保障对重症患者的接诊救治。
呼吸科病房是内科中收治患者最重的区域,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则是重中之重。大部分患者均为高龄或是从急诊抢救室转入进行救治的,大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衰、肾衰,需要插管及抢救,危重情况可想而知。
“每天忙于危重患者查房,呼吸机及监护仪等医疗物资的调备,抢救药物等应急物资的准备,关注同事的身心情况,及时调配人员,尽量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服务于患者。”姚红梅说,各病区主任和护士长也是无休的在科室处理各种事情。
记者看到,医务人员不停地穿梭在病房、护士站和治疗室之间。
而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无论哪个角落,都能听见监护设备滴滴答答响个不停,提示患者心率、血氧或血压异常。一部分老人沉睡或沉默,另一部分从嗓子里发出无法遏制的咳嗽。
在一张病床上,老人不断掰扯着脸上的氧气面罩,护士赶过去阻拦。“憋得慌。”“您坚持一下,忍一忍,听话。”在护士安抚下,老人镇定了下来。
“脑子里或是耳旁总是患者身体不适的呼叫声。”“这段时间,呼吸科门诊患者激增,我们感觉时间不够用。”这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护士、住院病房医生以及门诊医生的心声……应该说是全体医护人员的心声。
当前,贵州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量已从每日800余人次下降至30余人次,但目前急诊量达到每天600人次,已经进入了重症和危重症的高峰平台期。
据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查艳介绍,医院现坚持“转进严、转出快”原则。转进时,首先考虑有合并症的患者,氧饱和度低于93%、心率超过100次、70-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同时,医院坚持“全院一盘棋”,想办法把所有的病房打开,除了急诊和呼吸ICU床位,医院对神经、心内、儿科ICU床位也进行了转化,将床位腾挪出来保障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同时,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医务人员、床位和物资全部由院里统一调配,确保新冠危急重症患者得到治疗。
目前,医院改扩容氧气管道,增加52台进气设备,ICU氧气比值从7.9%增加到了10.8%,重点保障创呼吸机、无创呼吸、高流量呼吸机的氧气供应。
这个寒冬,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贵州省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迎难而上,始终奋战在一线、坚守在一线,坚决落实“保健康、防重症”,坚决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与生命竞速,与病魔较量,以实际行动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冷赛楠
编辑 赵飞羽 刘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