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关注】记者探访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全力收治病患,一个都不能落下
来源:
  • 来源:当代先锋网    时间:2023-01-06 23:06:06
  • 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近期,在贵阳各大医院,急诊患者中的老年人数量猛增。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来说,新一轮的压力和挑战随之而来。他们如何应对?记者探访了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贵阳市四医)。

    这里是贵阳市四医发热门诊,也是医护人员与新冠病毒正面战斗的第一线。


    (相关资料图)

    24小时运转,科主任田璐穿梭于此,仔细察看患者病情进展。让她欣慰的是,医院各临床科室调派同事支援发热门诊工作,包括外科、心内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都派出专科医护人员参与到发热患者的救治工作当中。经历了两周的就诊高峰,最近康复出院的患者人数逐渐增多。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瞬间增加,大家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只要症状缓解都坚持上岗,保证发热门诊工作的正常进行。”田璐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12月9日贵阳市四医发热门诊接诊新冠感染患者以来,到2023年1月4日共接诊1234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发热门诊患者接诊量增长了20余倍。

    查房、开医嘱、病程记录、接诊、抢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忙碌是难以想象的。

    插管、透析、心肺复苏、中心静脉置管等操作是ICU的日常,从病人入科那一刻起,医务人员时刻守在患者身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廖喆和同事在一个班结束后大约能睡四五个小时。

    廖喆是ICU的副主任医师,每日查看重症患者的情况,要交代完注意事项后,他心里才会踏实。

    “克服困难,看好每一位患者,ICU是守护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廖喆说,因为ICU患者的病情瞬息变化,医护团队必须在病床旁实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及时做好处置。

    “ICU这段时间患者的接诊量如何?”记者问道。

    “是往年同期的三倍。”廖喆回答。

    患者不断增多,一个都不能落下。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紧急制定了新冠病毒感染救治方案,医院统一部署医疗救治工作和应急人员的调动,并成立医疗救治组、人力资源调配组、后勤保障等八个工作小组。

    据医务科科长陈洪介绍,医院建立了高危患者优先就诊制度,加强门急诊候诊患者的管理,由门诊部及急诊科安排专人对候诊人员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年龄大于80岁或年龄大于70岁但存在血氧饱和度小于93%或心率小于100次/分钟的患者优先安排就诊。

    此外,医院还建立门急诊与病房衔接机制,优化门急诊诊疗流程,做好发热门诊、门急诊和病房之间的衔接,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并由医务科统一调配全院床位,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入院。

    “我院现有总床位数583张,在保证医院常规患者诊疗及住院前提下,统一调配,打破专业、专科限制,把其他科室的部分床位作为可转化ICU病床使用。骨科大楼9楼作为ICU扩容,扩容的床位配备供氧设备和监护设备以及呼吸机,基本能够满足重症患者的抢救与监护需要。”陈洪表示,目前,医务科对床位进行统一调配,按照诊疗常规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将有住院指征的发热门诊、门急诊患者及时收入病房,努力实现应收尽收。

    陈洪说,每个医院的医疗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对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以后,尽可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把这些病人收治进去,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冷赛楠

    编辑 肖慧 何涛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关键词: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