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怎么发展更能得到群众支持?怎样帮助群众得到更大效益?
12月12日下午,在黔西南州贞丰县白层镇巧苗村、这硐村和里纳村交界的1.2万亩花椒基地产业步道的林荫处,贵州天牧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员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积极踊跃发言,共话花椒产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贵州天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正宁说,这些意味着公司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同样,花椒基地也就会越来越好,你们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将党的声音迅速传递给群众,这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课堂在花椒林间开课。作为老党员,陈正宁讲得生动,村民们听得认真,描绘着村庄的发展、花椒的未来,让村民在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信心更足。
“是啊,这几年我们大家都亲眼看着花椒基地越来越好。”白层镇巧苗村村民罗兴高说,流转土地、入股时,也曾经对土地入股一知半解,土地流转也犹豫不决,“现在花椒产业发展这么好,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为把大片荒山开发利用起来,贞丰县因地制宜,引进贵州天牧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三村交界的荒山发展花椒产业,1万多亩荒山变绿,土地流转租金、退耕还林补助、入股分红、劳务工资等综合性收入,也让周围的群众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现在一个月少也有2000多元,多的时候就是3000多元,干得越多得到的就越多。”巧苗村大田组村民王天珍说,党和国家关心老百姓,村庄会有更好的发展,花椒产业会更好,自己也要努力,“多在基地挣点钱把家里的3层楼装修了,把我的三个孙子女带好。”
“公司说要把花椒基地返租给我们,还包回收。现在花椒发展这么好,我也打算承包一部分自己种。”接过话茬,巧苗村落令组村民何罗氏说,这是有了自己的产业,有了在家门口就能增收的场所,“觉得对未来的生活也更有信心。”
……
夕阳迟暮,村民们纷纷说着自己的打算和规划,一项项围绕花椒产业的增收计划、一条条延长产业链的建议、一个个幸福生活的愿景,在热烈讨论中徐徐铺展开来。
返租倒包,让群众增收再上一个新台阶;科技助力,让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前进;壮大企业,让群众增收有靠……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中,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谋划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唐波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关键词: 农民收入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