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南京被日本攻占前夕,德国人约翰·拉贝和部分留驻南京的国际友人保护了超过25万名中国人。在这期间,约翰·拉贝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施暴。他还记述下日军犯下的暴行,为世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南京大屠杀第一手资料。《拉贝日记》也成为控诉侵华日军暴行最详实的史料之一。如今,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也传承了家族对和平的追求。
在托马斯·拉贝的家中,珍藏着不少祖父当年留下的物品和资料。他说,每次读起《拉贝日记》里的文字,都会让他触目惊心。
约翰·拉贝之孙 托马斯·拉贝:(1937年12月14日)在开车经过城市的路上,我们才真正了解到破坏的程度。汽车每经过一二百米就会碰上好几具尸体,日本人每10至20人组成一个小分队,他们在城市中穿行,把商店洗劫一空。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是无法相信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约翰·拉贝在1937年12月14日,日军攻占南京后的第二天,在日记中记述的见闻。
约翰·拉贝1908年从德国来到中国,长期在华工作生活,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托马斯·拉贝说,正是基于这种情谊,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的祖父冒着巨大的风险,和其他国际友人共同救助中国人民。
约翰·拉贝之孙 托马斯·拉贝:他认为自己应该为此负起责任,不能看到自己的中国朋友有了危险而不管。
从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约翰·拉贝记录了2000多页的日记,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作了翔实说明。此外,他几乎每天都会整理出一份日军暴行记录汇编,交给日方以示抗议。
1938年拉贝回到德国后,他还在柏林多次公开发表演讲,揭露日军的暴行,结果遭到盖世太保的迫害。
1950年约翰·拉贝病故。1996年12月,尘封近60年的《拉贝日记》由拉贝的外孙女莱因哈特公开,随后还以中、德、日、英四种语言出版,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当前,托马斯·拉贝在全球建立了约翰·拉贝交流中心。他说,要想正视过去,就必须知道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要避免战争,必须与其他国家的人民和平共处。对于曾经犯下的错误进行深刻反省和道歉,这是二战后德国人得到的最宝贵的教训。
约翰·拉贝之孙 托马斯·拉贝:作为一个德国人我只能说,铭记历史非常重要,纳粹德国打着人民的旗号制造了大屠杀,这样的罪行永远不能再重演。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