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微细胞”】陈记砂锅粉:贵大学子念念不忘的那口酸
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2-04-08 18:57:33

“老板,煮两碗酸汤砂锅粉,一碗加猪肝一碗加肉丸。”

到了午饭时间,来陈记砂锅粉店吃粉的顾客越来越多,老板李武山一边翻煮锅里的粉,一边打电话催促外出采买的妻子赶紧回店里帮忙。

李武山正在煮粉

酸汤酱在砂锅的加热下激发出香气,倒入高汤,放入猪肝、肉丸、鹌鹑蛋、火腿肠、海带和蔬菜,食材丰富,最后放入细腻的米粉,均匀翻转,撒上葱花,一碗香气扑鼻、色泽诱人、汤底浓郁的砂锅粉就煮好了。

2001年,29岁的李武山从凯里来到贵阳,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和妻子陈明秀在贵州大学朝阳村附近开起了砂锅粉店。

“哪晓得这碗砂锅粉一煮就是21年,从我儿子读幼儿园煮到我孙子读幼儿园。”在李武山的记忆里,陈记砂锅粉店在朝阳村内搬过四次,店越开越大。从一开始只放得下两张桌子的门面,到如今换进了50平方米的店铺。

店里热销的酸汤砂锅粉

陈记砂锅粉一开始只卖清汤砂锅粉,直到李武山从老家凯里找到了令他满意的秘制酸汤酱,生意才开始变得火爆。

“我卖十碗砂锅粉有七碗是酸汤。”李武山说,酸汤砂锅粉推出后很受欢迎,甚至从贵州大学毕业的美国留学生在回国之前都来找他买一些酸汤酱带回去。

店铺地址毗邻学校,顾客以贵大学生为主,不少贵大学生因为挂念这份味道,在毕业之际会来添加李武山的微信,以便邮购材料。只要顾客需要,李武山就把食材和酱料分开打包寄出去。3月31日,他往山东寄出了五碗打包砂锅粉。

“都是想买我家砂锅粉和油辣椒的。”李武山笑言,除了砂锅粉以外,自己特制的油辣椒也很受欢迎,全国各地他都在发货,每瓶单价12元,卖粉之余也能创下一笔额外的收入。

李武山自制的油辣椒

李武山告诉记者,因为要熬汤底,准备食材,陈记砂锅粉一般是早上十点开门,晚上八点打烊。在假期的时候,店里客流量会相对少些,但依旧有不少毕业生回来“打卡”。

“他家是我的宝藏店铺!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就经常来他家,老板两口子放料都特别实在,食材新鲜汤也爽口,每次心里想了,我就会叫上朋友一起开车来吃。”励女士告诉记者。

励女士是贵州大学2013级经济学院的毕业生,现在在贵阳市南明区工作,离校9年的她吃遍了贵阳大大小小的砂锅粉店,尝来尝去,还是陈记砂锅粉这一口酸汤最能“治愈”她。

励女士和朋友特地从南明区来陈记砂锅粉店吃粉

闲暇之余,李武山会反复观看学生在抖音、小红书上给他拍摄的店铺“种草”视频,脸上满是朴实的笑容。

“生意好也都是靠学生们捧场,大家喜欢我这个味道就好。”李武山说,在高峰时期,自己一天煮过近300碗粉。

“店里就我们两口子,也就没什么人工费了,除去其他成本,月入过万是不成问题的。”尽管已经当了爷爷,李武山却一点都不服老,他坦言只要自己还拿得动砂锅,就绝不退休。

李武山给记者展示学生给他拍的店铺“种草”短视频

对于李武山、陈明秀夫妇来说,陈记砂锅粉经久不衰的经营秘诀就是“用心”二字。

谈及未来的规划,李武山表示要把口碑做好,诚信经营少不了。还是要肯在食材用料上下本,不会考虑开连锁店,坚持做小本生意,保障这锅粉不“变味”,才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不辜负食客的期待。

“顾客是因为信任我家才来这里吃粉,一定不能让人家乘兴而来失望而归。”李武山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圣耘 卢达极

编辑 杨羽 刘诗雅

编审 田旻佳 杨韬

关键词: 念念不忘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