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铜仁市公共服务中心发现,从一楼至三楼,无论在哪一层的政务服务窗口都只能看到少部分的窗口提示灯亮着有工作人员在办公,与以往100多个窗口都有人在办公的情形截然相反。这天明明不是节假日,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铜仁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田永先。
“工作人员并不是不上班,而是我们进行了窗口改革,许多工作人员现在没有在窗口办公是因为被分配至了前后台,在前台的就是辅导员,后台的就是资料审核员。”田永先解释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政府各部门对外窗口分设而造成的“忙闲不均”造成行政成本资源浪费,又解决了群众厅内上下跑、多头递材料问题,实现了“进一个门、取一个号、到一个窗、办所有事”的大一窗政务服务,大幅提升了服务效能。
众所周知,铜仁市公共服务中心是由铜仁市政务服务中心和碧江区政务服中心共同办公的场所。曾经的业务办理模式也是群众按照需求直接就去相对应的市区行政中心。但这次记者发现,群众在辅导员的指引下,直接去了自然人综合服务区,而企业办事人员在督导员的指引下,去了法人综合服务区,与以往完全不同。
对此,田永先说,虽然市区政务服务早已同址同门,但由于市区办事区域不在一个楼层,两级部门窗口不在一起,群众和企业在服务大厅办事仍需上下求索,到处问询,办事环节多、等待时间长、服务成本高,严重影响着政务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铜仁市政务服务中心立足市区实体大厅同址的有利条件,于2021年11月创新推出“2+2+2”一窗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实行“铜仁市+碧江区、自然人+法人(含非法人组织)、咨询+投诉”的“2+2+2”形式设置窗口,除涉密和特别复杂事项外,进驻市、区政务大厅的依申请办理的3383项服务事项均列入“2+2+2”综合服务范围。
目前,铜仁市“2+2+2”一窗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正处于实践阶段,铜仁市政务服务中心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有什么样的打算?
田永先表示,作为打造“贵人服务·一视铜仁”政务服务品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该模式的创新推行全面突破了层级制约,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群众办事和行政运行成本,对全力提升我市综合性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一个大踏步地前进,有力助推政府职能的转变,作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新突破。铜仁市将持之以恒推行“2+2+2”模式推进“一窗通办”改革,让政务服务更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放心、更舒心、更暖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万芬
编辑 刘娟 杨韬
编审 王璐瑶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