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微细胞”】贵阳新“织女”:一针一线走江湖
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2-02-28 18:18:33

“微信收款,128元。”周雪蛟小心地取下陈列架上的毛线玩偶,装袋、微笑递给最后一位客户,轻声说:“感谢惠顾,欢迎您下次再来!”

晚上11点,闭店,盘账。

周雪蛟在店里钩线

位于青云市集文创区的“钩个球”店铺老板周雪蛟轻叹一口气,心里默念:“今天营收不错,明天又可以新进一批毛线了。”

店铺不到8平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倾注了她与“织女”姐妹的共同心血。

回忆起这段创业经历,周雪蛟感慨万千。

精美的针织发卡

那是一个明媚的下午,树影斑驳,阳光照得人暖意洋洋。路经贵州医科大学(原贵阳医学院)门口时,她被一个认真织毛衣的阿姨吸引。蹲下,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对着这针线活,周雪蛟兀自看了很久。

“一双巧手,怎么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带着好奇,那天回去以后,她买了很多毛线,跟着说明书织了人生第一条围巾,而后,兴趣越来越浓厚。从围巾、发卡再到个性化的玩偶,家里的针织“小伙伴”逐渐增多,也赢得了不少朋友和家人的赞赏。

周雪蛟闲时制作针织品

但那会,她也仅仅只是当作爱好,工作之余,才得闲手作。

没过多久,疫情暴发。赋闲在家的周雪蛟开始密集地和织品打交道。“反正也无聊,织点儿东西打发时间。”

随着家里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亲友在不吝夸赞之余,建议她去摆摊。话听进心里,周雪蛟也想试试水。“也是,万一有人喜欢呢。”

周雪蛟在贵阳亨特集市摆摊

疫情好转后,她开始着手自己的第一次尝试:在家楼下支棱起小摊。

摊不大,一块布做底,一个台灯照明;货不多,发卡、钥匙扣娃娃,三五种依次排开。有了从“0到1”的突破,好生意带给周雪蛟的不仅是信心,一次次摆摊,还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者,大家索性建立了一个“织女”群,讨论技法,联络感情。

那之后,她受邀参加各类集市,摆摊种类也从几种扩展到十几种再到几百种,有些客人甚至直接发来图片,请她用针织的方式还原图样,好在巧手给力,大部分都能胜任。

“钩个球”店中陈列的针织品

好口碑带来旺人气,订单越来越多,让她遇到了在欣喜的同时也遇到难题:“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实在做不完。”此时,“织女群”发挥了大作用,周雪蛟号召姐妹们各发所长,共同接单。

再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青云市集在招商,她萌发了开店的心。说干就干,认真地进行了一番市场考察后发现,贵阳同类型的手作店铺很少,是个不错的商机。

在与家人商议后,周雪蛟决定让小摊升级为2.0版,让她和姐妹们这些可爱的针织“小伙伴”有了美观、体面的“容身之所”。

手作针织玩偶、发卡

开业以来,小店凭借独特的定位、精美的制作获得了许多顾客的喜欢。因为是纯手工,很多产品只有两三个,卖完就没了,真正“限量版”。“我们都是靠喜欢在坚持,业余时间都用在针织上,但时间依旧很紧,很多款式只有来不及做,现在预定都要排到一个月以后了。”

也正是由于都是手工制作,时间成本耗费较多,物品的定价也从几十到几百不等。她说,对于真正喜欢的人来说,价格无所谓,但也有不理解的顾客,认为就是毛线做的而已,卖几百不值当。既然无法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那就用心做好产品,让它物有所值。

店铺营业中

她说,对于店铺,青云市集也有统一的制度,要求文创区店主必须要从中午11点营业到晚上10点。“虽然有些‘不自由’,但另一面也体现了管理的规范,保障了营业时间的充分性。”

当问到营业额是否可观时,周雪蛟笑着说:“赚了钱就去买线,买了线又要做新的织品,就这样循环往复,目前还真就没想要赚多少钱。”当看到顾客拿到作品那满意的笑容时,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让她感慨:“再辛苦都是值得了。”

细数开店以后的时间,周雪蛟忙得像陀螺。周末自己看店,平日里得请母亲帮忙照看生意,工作日下了班就马不停蹄赶到店里,一直忙到晚上11点,关店回家后还要抓紧着备货。有时候忙起来,甚至要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入睡。

“钩个球”店中陈列的针织品

“这么累,想过放弃吗?”记者问。

周雪蛟笑着说,这个小店面积虽然不大,但承载的是她和“织女”姐妹们共同的梦想。前路虽艰,但也要一点一点坚持下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编辑 骆航念 何涛

编审 王璐瑶 杨韬

关键词: 一针一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