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天眼新闻报道了《贵阳这个历史悠久的露天农贸市场,正式和市民说再见》一文。记者通过现场走访,了解到这个历史悠久的露天农贸市场的幕后故事,便宜的菜价、新鲜丰富的品类,都曾是老贵阳印象中最为熟悉的烟火气。
2月10日,重获新生的“马车队”又回到大众视野。与之前不同的是,它正式入驻贵阳市南明区大理石路农贸市场,这里也更名为“大理石路(马车队)农贸市场”。接下来,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看看现在的情况吧!
马车队批发市场入驻大理石路农贸市场
现场:优惠活动回馈市民 经营环境焕然一新
下午两点过,记者来到大理石路(马车队)农贸市场时发现,现场摆放着不少花篮,庆祝全新的农贸市场开业迎客。在阵阵喜庆的乐声中,不少市民来这里选购菜品。
“阿姨,鸡蛋你拿好,这是今天消费满20元,奖励的鸡蛋。”
农贸市场开展惠民活动,向市民赠送鸡蛋。
“真实惠,菜品新鲜不说,还有奖品拿,谢谢你们啦。”
市民选购蔬菜
初入市场,工作人员为前来购物的市民发放礼品。市民也面露笑意,直言便民、实惠。
记者了解到,市场管理方特意准备了鸡蛋、酱油、米油等奖品,通过现场消费及朋友圈点赞的方式,回馈市民对“马车队”的关注与厚爱。
记者发现,这里经过提升、改造,经营环境更加舒适、整洁,灯光明亮,布局规整、合理,从实际解决了马车队露天市场遗漏下来的历史难题。
声音:菜品新鲜种类多 价格便宜更惠民
白萝卜8角/斤、小瓜儿菜2.5元/斤、西红柿3.5元/斤、折耳根4元/斤、包谷鸡13.8元/斤、肥瘦猪肉14-15元/斤……
“要一斤折耳根、两把葱、一把韭菜、一把红菜苔,老板便宜点,经常光顾你家。”
“没问题,谢谢长期以来的支持。”
记者逛了一圈,发现这里的蔬菜、禽肉、猪肉等价格实惠,菜品也很新鲜、丰富,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购。
“以前经常在马车队买菜,图的就是新鲜、便宜。现在它们搬过来了,价格和原先变化不大,确实是平价。”
家住大理石路的刘女士直言,原来的环境确实脏乱差,现在大不一样了,干净、整洁,给人愉悦的购物体验。
家住火车站的周先生也是“马车队”的忠实粉丝。在他看来,这里最大的亮点是:菜摊设置人性化,买卖菜品很方便。“这个摊位设置刚刚好,稍弯腰就能挑选菜品。比起一些市场设置围挡、窗口,市民能更好购物,交流起来也方便。”
菜贩:时隔近半年再营业 感触良多直言不易
搬来新地方感受如何?经营是否更顺畅?生意如何?采访期间,记者针对上述问题,与摊贩进行交流。
“原先在‘马车队’做了19年,长期经营各类蔬菜、配料。每天从惠水、青岩、合棚等地进货,新鲜、实惠,一直是多年来的经营准则。”
菜贩扶女士告诉记者,目前,生意还不错。这边环境、服务挺好,尤其是摊位设计,非常符合预期效果。
“开业酬宾活动一直到大年十五,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都来看看有没有合心意的。”
同样来自“马车队”、长期经营白条鸡和冷冻食品的宋女士正在招揽顾客。谈及搬来的感受,她直言环境、配套更好了,经营起来更规范、方便。
菜场内出售的白条鸡
在“马车队”经营8年的肉贩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是开业活动价,肥瘦肉14-15元/斤、纯瘦肉是15-17元。
市民选购猪肉
“马车队以前的菜便宜、新鲜,我们自己都在里面买。后面停业半年,大家确实不容易。现在重新恢复营业,对我们来说,节省了不少生活开支。”刘先生直言。
菜场内出售的蔬菜价格便宜
管理方:目前入驻商户120余家 后期还有提升服务
“这边是安置原马车队商贩的其中一个点,共有摊位、门面170余个。目前,共入驻商户120余家,其中,来自马车队的商贩占比达90%以上,经营范围主要涉及蔬菜水果、米面粮油、禽肉猪肉等。”
大理石路(马车队)农贸市场负责人徐伟豪告诉记者,按照区商务局等职能部门的相关要求,经过前期一个多月的提升、改造,主要对原农贸市场的过道、摊位等进行了合理规划设计。目前,已达到商户入驻开业的标准。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智慧化设备(电子显示屏、大数据上传)等。届时,每个摊位上方均有电子显示屏,农贸市场的主入口也会安装电子大屏,实时滚动播放包括菜价、品类等内容。
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大理石路(马车队)农贸市场于2月10日11点08分正式开门迎客。共有4个出入口,并设置疫情防控卡点,方便市民购物、商户卸货。
“目前,后门区域划设了20个非机动车车位,大年十五过后的两周内,就会安装好充电桩和防雨棚,供商贩和市民集中停放电瓶车,彻底解决困扰农贸市场的飞线充电问题。”徐伟豪补充道。
农贸市场规划的电瓶车充电停车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龙 周旺泽
实习生 李红玉
编辑 张谌
编审 干江东 刘钢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