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执业誓言萦绕耳畔,作为一个有着十余年从业经历的青年医生,为贵州癌症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是郑召鹏一直不变的追求。
郑召鹏是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贵州医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免疫学博士。2004年从山东来黔求学,便与贵州结缘。2009年本科毕业后,他放弃回家机会,考取了遵义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研究生,把研究方向确定为对群众生命威胁最大的癌症。
“读本科在医院实习期间,我发现让百姓最痛苦的疾病之一是癌症。所以我将研究方向调整到恶性肿瘤的治疗,后来主要从事妇科肿瘤,包括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疾病的预防、诊疗工作。”郑召鹏认为,传统医学在癌症治疗中大有可为,但不结合西医的先进诊疗技术,中医的拳脚也不能有效施展开来。
对科研的追求,让郑召鹏一直处于“求学若渴”的状态。近些年他把自己的中医优势发挥在西医肿瘤治疗上,在临床工作中,他发现中药康复新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放射性食管炎,黄芪多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癌症化疗患者的免疫力。2018年,在北京读博期间,他开发的蛋白质酪氨酸体外硝基化修饰系统在国内也是首创。
不仅在专业研究上孜孜不倦,在健康帮扶上也倾尽全力。2020年7月,郑召鹏被组织派往铜仁市人民医院肿瘤科进行帮扶。期间,他带头率先开展了首例宫颈癌患者的后装治疗,填补了铜仁市在该领域的空白;引进了医智影人工智能靶区勾画系统,牵头制定宫颈癌诊疗规范,进一步提升了铜仁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在妇科肿瘤治疗方面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同时,他在江口县中医医院开设肿瘤科门诊,让江口老百姓就近享受到省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我是贵州本土培养的人才,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贵州人才政策的支持,希望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贵州,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021年,郑召鹏通过参加第一期黔医人才计划瑞金班前往上海瑞金医院肿瘤内科和放疗科学习。学习期间,作为班长的他带领全体学员获得集体优秀表彰,自己也被贵州省卫健委表彰为优秀班干。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推进健康贵州建设,支持在贵州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市级医院提质扩能和县级医院提质达标,提升基层卫生健康综合保障能力。作为贵州发展“黄金十年”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这一重大政策机遇让郑召鹏倍感振奋。
“贵州发展前景广阔,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会有更多的展示机会和平台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郑召鹏说。
当前,郑召鹏的抗癌药物研发筛选又有了新进展——与贵州大学药学院老师开展合作,通过对抗癌药物进行筛选,已合成和验证体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一些药物,并将研究成果通过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期刊上。后续他将和合作伙伴进行进一步的试验和验证,让研究成果早日落地,为癌症患者带去福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覃淋
编辑 王小婷 何涛
编审 闵捷 杨韬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