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2022〕2号文件为新时代贵州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机遇。”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说,贵州民族大学将以深度的政策研究、科学的路径探索、坚实的人才支撑,重“贵”强“民”,打造服务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
王林表示,国发〔2022〕2号文件中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围绕乡村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建设需求,贵州民族大学将通过三方面的具体举措,服务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突出优势彰显特色。构建金字塔型学科布局,聚力提升民族学、社会学、法学等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水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专业建设作为重大战略和重要增长极来谋划推动,在基层社会治理、民族地区文化繁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方面深耕细作,将其作为主攻方向和特色优势去做强擦亮,着力为贵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人才支撑、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
狠抓学科交叉融合。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覆盖面广的优势,不断完善学科交叉融合的触发、深化和激励机制,着力培育标志性成果,不断提升服务贵州战略的精度和深度。通过深化生态学、材料学、工程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着力打造喀斯特地区生物安全材料重点实验室,服务贵州乡村地区生物安全与人居环境建设。整合民族学、社会学、法学学科优势,提升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样板,为推动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加大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管理项目》建设,持续深化专业和行业双导师制度,实施招生方式改革,聚焦人才服务能力培养,涵养高水平科研、高水平教学、高水平智力服务良性互动生态,在此基础上健全和完善办学内涵指标条件,努力在国家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中实现突破,为贵州高等教育提质增效,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助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赖盈盈
编辑 骆航念
编审 闵捷 杨韬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