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医生,谢谢您们!麻烦您们了。”
“麻烦”二字虽平常,却饱含这位高龄产妇英子(化名)的一片深情和感激。目前,她和两个小宝宝已经出院,在家调养。
收治高危孕产妇成为常态
为了完成大女儿想再添一个弟弟或妹妹的心愿,今年42岁的英子和丈夫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手段,成功怀上了双胞胎。但高龄双胎妊娠对于英子身体考验极为苛刻。
“在孕中晚期的时候,发现我有好多并发症。”英子告诉记者,自己被发现合并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脂异常升高,伴凝血功能异常,双下肢深静脉血流淤滞。
为了这两个来之不易的孩子,英子曾前往医院对症治疗,等到病情好转后又出院继续待产。然而随着孕周的增加,英子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入住产科病房了,本次住院目的就是剖宫产把两个宝宝平安生下来。”英子说。
入院后,产科主任医师宋鸿碧带领治疗组团队针对英子拟定了诊疗计划,充分沟通后,决定在她孕35周3天时行剖宫产分娩。
术中发现子宫向下、向右扭转90度
90°罕见的子宫扭转 手术团队冷静处理
手术当天,主刀医生宋鸿碧发现英子的子宫的位置极可能出现了异常改变,经仔细探查腹腔情况后,手术团队明确了这是极其罕见的“子宫扭转”。
见此情景,宋鸿碧心中立即梳理出两个手术方案及相应的利弊分析,再三考虑后,产科团队决定用徒手手法将扭转的子宫复位成前倾前屈位后再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改良式剖宫产)。
“因为传统式剖宫产(宫体剖宫产)取出胎儿,子宫切口部肌肉组织厚,缝合常不理想,出血多,再孕时子宫破裂率高,术后粘连发生率高。”宋鸿碧介绍说。
“在助手们的协助下,宋鸿碧开始逐步徒手将原本已向右下方扭转的双胎妊娠子宫一步一步、缓慢向英子的左上方推移、复位。”在场的医务人员都凝神屏气地一边关注着台上产科团队的操作,一边查看母体循环指标变化情况,大家心里都捏了把汗。
当扭转的子宫渐渐被抬起,并向英子腹腔的左上方缓慢后移,直至子宫恢复前倾前屈位,且复位全程母亲生命体征平稳。
宋鸿碧立即下指令道:“徒手手法子宫复位成功,子宫下段暴露良好,助手协助固定子宫位置,请麻醉师、新生儿科医师及助产士做好准备,我们即将娩出胎儿”,大家立即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当两名早产新生儿依次顺利娩出,立即被转交给台下新生儿复苏团队。经过复苏,两名新生儿顺利转运至NICU(新生儿科)进一步诊疗。
第二名新生儿顺利娩出
复苏团队正在开展新生儿复苏
术后,产科团队制定了一系列治疗方案,帮助英子快速康复。如今她和两个新生儿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顺利出院。
“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切发病率统计数据。”宋鸿碧回忆说,大约在17年前,她也曾遇到1例子宫扭转180°的危重孕产妇患者。
“因为英子是高龄孕产妇,盆腔组织弹性下降,而双胎妊娠的子宫明显增大,使得子宫韧带在弹性下降的情况下经受了长达8个多月孕期的牵拉,发生向右下方扭转了90度的危急情况。”宋鸿碧表示,英子孕期无任何自觉症状,并且在手术中子宫血运正常,未见紫蓝色改变,双胎儿均存活,出生评分均较好,实属罕见。
阅读延伸
妊娠子宫翻转临床十分罕见,盆腔的病理改变是引起子宫扭转的基础,如子宫肌瘤,双角子宫,横位,盆腔粘连,脊柱畸形,突然的体位改变,不良姿势以及胎动,往往是引起子宫扭转的直接诱因,妊娠子宫翻转的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少数伴有泌尿系症状如:尿频、尿急,腹部检查常有压痛,反跳痛及肌肉紧张,因临床罕见故诊断困难,常常是术中探查确诊,若术中子宫复位后血运正常可保全子宫,若子宫收缩不良,出血不止,各种治疗措施无效,需行子宫切除术,本次剖宫产手术极其困难,徒手手法复位对术者与助手的配合程度要求极高,且术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技巧、果断及应对手法复位失败后快速抢救母儿的处置预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冷赛楠
编辑 陈茜茜
编审 赵宏斌 张传保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