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到,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的茶农们就开始为了春茶而忙碌。春暖大地,全国两会也开始了。普安县被称为“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十大魅力茶乡”,并连续7年荣膺“全国重点产茶县”。
茶叶是普安县的致富宝。从2018年履职至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南中源茶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韦波每一年都带着普安茶到全国两会现场。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南中源茶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韦波
“我们普安县是通过茶产业脱贫的,茶产业也是我们的支柱产业。从2018年开始,每年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时候,我都会把普安红茶带过去。”韦波还记得,他2018年第一次把普安红介绍出去,给前来交流沟通的代表以及媒体品尝时,大家纷纷点赞的神情。
2018年两会期间,他受邀参加人民日报举办的“中国茶叶圆桌论会·健康中国人”论坛时,他用一百斤普安红茶做成五百份伴手礼进行推广,那时普安红茶的高品质得到了众人认可。
韦波参加人民日报举办的“中国茶叶圆桌论会·健康中国人”论坛时推介普安红茶
“普安茶叶让我们脱贫,现在又要一起走向乡村振兴。”全国两会时,韦波紧紧抓住这个推介普安茶的好时机。
普安有着厚重的茶文化历史,这里是世界茶源地,普安茶也被誉为“可以喝的活化石”。1980年在普安与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发现的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唯一一颗四球古茶籽化石,距今已有164万年。县境内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球古茶树2万多株,最大树龄达4800年,1000年以上的有3000多株,此类茶种为世界唯一、普安独有。
“普安红”加工车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俎宇 摄
“普安茶已经从‘十三五’初期的13.13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8.3万亩,早春茶就有2万余亩。全县48家茶企(合作社)聚集于此,其中亿元级茶企1家、千万级以上3家,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1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家。2021年茶源街道实现茶叶销售额2.29亿元,共带动农户4000余户14000余人增收。”
他说,自己的家乡——普安县江西坡镇的茶叶面积覆盖了全镇70%的老百姓,“老百姓因为种茶,将贫困的标签撕掉了。”
他与妻子2013年在普安县创办的布依族服饰加工厂和细寨布依人家合作社,累计带动周边村寨600余人就业增收,每年社员分红和工人收入共计500余万元。合作社生产的少数民族刺绣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远销美国、德国等。
布依族服饰加工厂和细寨布依人家合作社的绣娘们正在做工
在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成立了贵州省南中源茶旅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带领合作社内503户散户和26户残疾人从脱贫走向振兴。
现在,他开始发展茶旅一体化产业,“用茶产业去助推旅游业,又用刺绣民族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让远方客人来到我们普安县,能够体会到最真实的普安文化。”
履职期间,韦波围绕普安茶产业发展的多个课题进行调研,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引进专家学者为普安茶产业“问诊把脉”,还主动到浙江、福建等地考察学习,引进先进的经验技术帮助当地老百姓及茶企解决实际问题。
韦波在茶企调研
截至2021年底,贵州全省茶园总面积700万亩;全年茶叶产量47万吨、产值5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13.1%。贵州将在“十四五”时期末,打造早茶基地30万亩,培育一批早茶加工的优质企业,推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功能协同高效的早茶板块。
今年1月,全国最早的春茶拍卖、上海国拍的新年首拍——2022“贵州绿茶”第一采专场拍卖会在普安县圆满落锤:共五个标的早茶套组以91.85万元成交。
此前,价值500多万元的普安县40吨国际品牌小包装茶叶成功搭乘中欧班列直接运抵莫斯科沃尔西诺站,并通过“农产品营销服务公共平台”分送到国外2000多家超市上架销售。
普安茶园
“履职五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为普安茶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百姓增收致富做出的努力都看到了成效。”韦波谈到未来时,总是充满激情与希望,“我们想乘着新国发二号文件的东风,将普安茶叶产业链做细做强,打响普安茶叶品牌,拥有我们自己的专利商标,在各方支持下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陈大炜
编辑 曾田 刘娟
编审 王璐瑶 杨韬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