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科技厅在官方网站公示了2022年度省科技支撑计划和2022年度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拟立项项目。其中,黔东南自治州共14个项目入围,实现了科技项目立项的“开门稳”。
黔东南自治州获立项的项目主要涉及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其中科技支撑项目7项,例如凯里小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贵州南板蓝根产业提值增效清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项目7项,例如贵州锦屏生态鹅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种鹅高效繁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为落实好全州一季度“开门稳”工作,黔东南州科技局以科技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工作,向上全力抓好科技项目申报,向下着力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动力,助力经济稳增长。
除了加强项目申请书的审核外,黔东南州科技局还深入走访,了解项目承担单位的实施条件,以及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等内容,对拟立项项目实行实地考察全覆盖。尤其是,该局认真梳理黔东南自治州“四新”“四化”建设中存在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积极争取纳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名单。
黔东南州科技局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上官金辉一行到黔东南考察科技创新合作事宜。
项目负责人自身的水平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及产生的社会效益。为提升科研项目水平,黔东南州科技局细化项目申请人要求,其中最低申报标准为硕士研究生或中级职称以上,未满足条件的可由两名同行正高级专家推荐。这一定程度上从源头筛选出自身具备科研能力的人员,也为基层科研人员提供更多机会。
在申报项目上,一方面,黔东南鼓励以产学研合作方式申报,引导企业和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进行联合申报实施,全力解决制约全州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允许申报单位非全职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对于服务期内的省州科技特派员牵头或参与的科技项目,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立项支持。
科研成果转化是科技产业化与市场化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黔东南积极整合各方科技资源优势,狠抓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工作落实,促进一批科技成果在黔东南转化。例如,黔东南在全省率先建成了覆盖全州的“116”技术市场体系,实现技术合同登记就地办理。同时,优化服务流程,压缩审批时限。
黔东南州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批科技项目的“开门稳”,将进一步激发全州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通过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实施,也将在多个产业领域形成科技示范带动,助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田旻佳 刘思博
关键词: 黔东南科技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