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小镇大变化】合作社提档升级,群众增收喜洋洋
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2-02-27 16:21:48

2月25日,虽然已经是早春时节,但前来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遵义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摘羊肚菌的游客们还穿着厚实的外衣,而掀开合作社育苗大棚内的塑料帘子,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这里面缓和吧,你们穿棉衣进来可能一会儿就热得受不了了。”在育苗大棚内,正在做育苗的务工人员王君琴见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衣走进来,打趣地说道。王君琴正在装盘培育西红柿苗,等这一季的羊肚菌采收结束,合作社便要开始种植西红柿了。

谈起现在在合作社务工带来的生活改变,王君琴和同事满脸欢笑

拿出育苗盘,装上基质土,放上西红柿种子,再用土覆盖,把土抹平,放到大架子上,眼疾手快,不一会儿的时间,王君琴和同事就装好十多盘西红柿种子。

“我们以前本来就是种庄稼的农民,这些活并没有什么技术,做起来不难,很轻松。现在在合作社务工,有工资有分红,自己给自己打工,收入增加了,生活也方便多了。”说起在合作社务工,王君琴一脸欢笑,她说外出务工虽然工资高,但是同样消费也高,除去来回路费和生活开支,收入和家里差不多。而且在家还能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一举两得。

据合作社负责人何万明介绍,九丰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2017年开始运营,主要从事蔬菜种植。从成立以来,合作社累计向农户分红150余万元,向务工的群众发放工资将近700万元,合作社平均年产值达到300余万元,如今农用拖拉机、冷藏室等基础设施应有尽有。

育苗的基质土不能装得太满,何万明正在刮去苗盘上过多的基质土

“现在在我们合作社务工的群众有30多人,平均每年收入能达到4万元,我们本来就是农民合作社,把合作社赚的钱,放在群众的腰包里,我们更感到放心舒心。”何万明说道。

2021年,为了增加蔬菜种植产量,提升务工群众积极性,增加收入,合作社开始提档升级,采用“反租倒包”的方式,将土地从农户手中流转出来,再反包给农户,由农户负责种植,合作社解决产前产后问题,一片土地,农户有了多份收入。

看着眼前的育苗盘,何万明满心欢喜

另外,合作社还制定了“四定一奖”务工模式。即合作社向农户提供生产物资,农户负责生产种植,合作社给农户定产量,定质量、定单价、定薪资,然后合作社销售利润的40%再拿出来奖励给农户。这样将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捆绑,激发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又降低了合作社的投入风险。合作社收入高,群众收入也跟着提高。

“去年一年,我们合作社的产量就提升了30%,务工群众人均收入增加10000元。产量上去了,收入就增加了。合作社,合作社,就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才能更好发展。”回忆起去年蔬菜产量的大幅度提升,何万明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合作社产业产品展示区

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贵州要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何万明认为,要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积极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推进农业机械化,增强农业生产设施薄弱环节,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作物产量,促进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走出合作社育苗大棚,一阵冷风吹来,但并没有吹去何万明的热意,他的脸热得发红。转身看向大棚里正在育种的西红柿苗,待种植采收后,应该比他此刻的脸还要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怡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田旻佳 刘思博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