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深化“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 推进政务服务利企便民
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2-02-27 05:27:05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办实事解难题,玉屏侗族自治县通过对实体政务大厅进行重新优化布局,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深化“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将大厅66个服务窗口调整为30个综合窗口,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进一扇门、取一个号、到一个窗、一次办成”,有效推进了政务服务集约化、高效化、便民化、标准化。

超前谋划,优化窗口功能布局。为优化政务大厅功能布局,突出服务主题,玉屏超前谋划,结合政务大厅工作实际,按照部门主体业务合理调整窗口,将大厅由原来的66个调整到30个,并根据办件情形在一楼设置法人综合服务区、在二楼设置自然人综合服务区,使全部窗口同标准、无差别受理。其中法人服务区办理农业、综合执法、生态环境等主体业务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部门业务。自然人综合服务区办理教育、交通、档案、不动产、社保、医保、公积金、等主体业务为自然人的部门业务。

组织培训,提高窗口办事效率。为保障业务顺畅承接,该县通过制定前台综合受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方案,组织综合窗口后台工作人员对前台综合受理工作人员进行“点对点”业务培训,对法人综合服务区、自然人综合服务区前台综合受理人员进行受理平台系统应用实操培训,并规范窗口人员登记、打印、受理流程,形成闭环管理模式,确保“一窗”人员能承接所有业务,为企业、群众节约50%的办事时间,极大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

精准服务,政务改革利企便民。以便民利民为导向,加强引导服务岗人员配置,真正做到靠前服务、主动服务。通过整合原有部门工作人员形式设置物料流转岗、综合调度岗,对其进行督促和监督,保证一窗办理顺利流转。该中心还通过聘请公益性岗位以及划转原有部门工作人员形式设立综合受理窗口,提供规范服务,履行首问责任制,使用规范服务语言。并统一采取精准叫号和人工辅助方式进行精准引导,在实体政务大厅自然人和法人区域显著位置合理摆放叫号设备、配备咨询引导人员,确保办事群众能精准取号、窗口能提供精准服务,保障大厅办事秩序运行有序。

“一窗通办2+2模式”启动以来,玉屏以打通服务办事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出发点,积极梳理一窗法人、自然人事项清单以及生命周期事项清单,并完善编制办事指南、答疑手册、审查要点,并将阶段内关联性强、办事需求大、办事频率高的多个事项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形成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清单147项,企业全生命周期清单55项,同时将所有依六类及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2+2”一窗改革范畴,一窗比例达100%。

下一步,该县将牢固树立“以人为贵,为贵人服务”理念,以“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为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疑、难、繁、杂”问题进行攻克,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满意度和体验感,持续打响“贵人服务,服务贵人,铜仁办事,一视同仁”政务服务品牌,努力实现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葛永智

通讯员 田娇

编辑 刘娟

编审 田旻佳 杨韬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