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铜仁、贵阳到黔南,每年,有600多户脱贫群众,将所种植的3000多亩订单鲜辣椒运往位于贵定县的贵州苗姑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烘干或低温发酵后,加工成不同的辣椒产品。
这些辣椒制品除在地方市场销售外,还通过“黔货出山进军营”消费帮扶平台,走进部队超市和官兵食堂。
“春节前夕往部队发了一批货,节后这几天我们又发了一批产品。其中牛肉辣椒、五脆辣椒和肉丝泡椒这三款产品很受官兵们欢迎。”贵州苗姑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霏介绍,该公司2020年3月入选《贵州省“黔货出山进军营”进军营企业及产品名录》,这一销售新渠道,每月可为公司带来销售收入10万元以上。
刘霏提到的名录,由“黔货出山进军营”工作专班办公室组织制定,每年定期更新、动态调整,目前共有省内企业464家、涉及产品835种,这为很多贵州绿色农产品打开了新的市场。
对企业来说,进入名录是对其产品质量的肯定,也意味着将有机会获得更大的销售空间。“制定名录前,我们按照产品类别,在企业自荐的基础上,由专家优中择优评审。”“黔货出山进军营”工作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但进入名录并不意味着必然迎来订单。
从部队获取订单需求,再对接适宜的贵州企业和产品,这是贵州本色农业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的日常业务之一。作为“黔货出山进军营”流通配送企业,该公司在全国有十余家办事处,以对接部队需求、提供售后服务。
“目前是常态化供应部队超市和食堂,每天都有订单需求更新,我们再基于此选择全省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产品去对接、拥军价供应。”贵州本色农业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伟介绍,部队为贵州提供了市场渠道,贵州也为部队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惠的价格。
从大山深处走上军舰,贵州的刺梨原汁在海军蓝的超市中,成为最为畅销的特色农副产品之一。
“我们从原材料、包装到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核算成本后,以远低于市场价的方式将刺梨原汁供应给海军超市。”贵州刺梨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企业的5条包装生产线每年将接收5000吨刺梨原料,它们来自贵州部分乡村振兴重点推进县的20万亩刺梨种植基地,这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稳定的增收机会。
“后续我们将继续扩大供应部队超市的点位量,拓展部队食堂,筛选、优化符合官兵消费需求的产品,不断提升他们的复购率。”谢伟介绍。
据悉,2018年以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高位推动下,“黔货出山进军营”消费帮扶行动不断实现新的突破,连续两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消费帮扶优秀典型案例。贵州省军区发挥联系军地、协调全军优势,加强与各部队沟通对接、联动协调,一批批优质绿色农副产品,先后从黔贵大地走进军委机关、部队超市和官兵食堂,上架各类消费扶贫APP,探索形成了“东陆模式”“驻港模式”“苏果模式”和“浙茶模式”,把物美质优价廉的贵州绿色农副产品,从革命老区的田间地头,送到了部队军营超市和官兵食堂灶头。
截至2021年底,贵州已在全军部队超市建成销售专区(柜)近500个,遍布东西南北中各大战区,销售额达6亿多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中迪 董自斌
编辑 刘娟 杨韬
编审 闵捷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