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王梓玥和她铁路人妈妈的春运故事
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2-02-18 06:05:04

春运中的贵阳火车站,18位秉持着“橙”心“橙”意的宗旨服务旅客的志愿者“小橙子”,在售票厅为旅客答疑解惑,在验证口引导旅客使用人脸闸机便捷进站,在扶梯处守护乘梯旅客的安全,点点滴滴件件小事汇聚在一起,成了温暖整个春运的一道风景线。

这群可爱的“小橙子”中有一个热情的小姑娘,她穿着醒目的橙色马甲,坚定而又自信地奔走于售票厅、进站口、候车室,她是铁路“橙”心“橙”意志愿活动中的成铁青年志愿者王梓玥。

王梓玥的妈妈则是贵阳车站客运车间主任许谨,兢兢业业的她已经在贵阳站经历了十几个寒暑,是地地道道的老客运人了,熟悉的人们都亲切地叫她“许妈”。

脚步之间丈量春运

“哟,小王,又来啦。”值班员刘军给她打了个招呼。对于贵阳站的客运人来说,王梓玥可是熟面孔了,2019年的暑期,她就参加了贵阳站的暑运志愿服务,三年过去了,当时那个稚嫩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是一名大二学生了。

再次来到贵阳站,大家都还记得这个热情大方的女孩。

作为铁路人的女儿,王梓玥成长的历程中,与母亲相处的时间总是不多,“为什么妈妈过年都不回家?”,小时候的王梓玥总是不理解,长大一些后,看着微信上妈妈遥遥领先的步数,心中更加疑惑了。

直到王梓玥今年参与到春运的志愿服务工作中,一次次看到妈妈奔走在候车室与站台之间,事无巨细的检查现场旅客服务细节和客流组织情况,叮嘱现场客运人员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她明白了那些步数从何而来,原来妈妈一直都肩负着责任在用脚步丈量着春运。

“2019年的暑运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工作,是我志愿服务生涯的启蒙,”王梓玥眨了眨眼睛,“上大学后,我对各种志愿服务都有很强的兴趣。”一阵冷风吹过,吹起王梓玥的头发,满是水雾的防护面罩下,可以看到她明亮的眼睛。

“看,现在我的步数也能赶上你了。”王梓玥自豪向妈妈说着。奔走在售票厅、验证口、候车室的女孩儿仿佛一只轻快的鸟儿,不知疲倦地帮助着有困难的旅客。为了了解母亲常在家说起工作时的成就感从何而来,了解节日里缺席的母亲是怎样在岗位上度过一个个团圆的佳节,主动成为志愿者的王梓玥现在也在以坚定有力的脚步与母亲并肩丈量着春运。

点滴小事温暖春运

“替我感谢你们进站口的小美女小帅哥,不然我怕是赶不上车了”,这是一位老人上车前的一句话。独身一人行动不便的他来到贵阳站乘车,临近开车时间老人家才赶到车站,但是使用身份证无法通过闸机刷证进站,原来这趟车是要取了纸质车票才能乘车的,临近的志愿者杨小贵在发现老人家的困难后,就忙着跑去售票厅帮老人家取票,王梓玥则在原地安抚老人家的情绪,最后在志愿者和客运人员的协助下,老人家及时赶上了火车。

“在外地上学的时候我特别想家,现在回到家了,参加铁路春运志愿者活动,不仅能够帮到这么多旅客顺利回家,还能陪伴妈妈一起度过春运,每天都可以看到妈妈忙碌的人影,我感到既充实又快乐。”王梓玥道出了参加春运志愿者的真实想法。

亲情相伴幸福春运

过完一个幸福和乐的春节,为了生活忙碌的人们踏上了返工的旅途,贵阳站也迎来了返程高峰。

元宵节,除夕夜值班的许瑾没能和女儿、家人一起辞旧迎新,但在元宵佳节的贵阳站,母女两人却一起在岗上度过。奔走在候车室内的许妈细心地调整着车站内一项项细节处的安排,认真做好节后大客流的组织工作,实现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是她的牵挂在心的第一要务。

而守候在旅客身旁的王梓玥热情主动地服务着每一名旅客,提醒出行旅客戴好口罩,帮扶困难旅客便捷乘车,年轻的女孩儿记得母亲说过的教导,全心全意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承诺。

偶尔的交集,许妈也只是远远的招招手,示意女儿要戴好手套、口罩、面罩的防护三件套。“虽然没有说话,但我知道这个时候,我们的心与心之间是零距离的。”王梓玥说,“元宵节,车站还给我们准备了汤圆,元宵节和老妈一起吃汤圆,团团圆圆嘛!”

对于王梓玥来说,元宵佳节在车站的工作让她和母亲更近一点,“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这个寒假我过的充实而幸福。”而对许妈来说,女儿就在身边,思念和牵绊的距离不再遥远,她工作时格外地安心。

春运即将进入尾声,“老妈,你觉得你家姑娘干的怎么样?”,忙碌过后王梓玥眨着大眼睛等待着妈妈的点评。

许妈欣慰的笑着:“我家姑娘真的长大了,‘小棉袄’干的还可以!但是还需要继续磨炼。”这段日子,看到女儿帮扶残疾旅客、认真开展安全宣传、引导旅客顺利出行、耐心为旅客解答疑惑,许妈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女儿的成长,她和女儿的这个春运,幸福而圆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苗国强

实习生 申子娴

编辑 虞富文

编审 刘丹 廖波

关键词: 故事 妈妈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